第13版:湘江副刊·潮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友好,一直闪亮在血脉里

    岳麓书院崇道祠的朱张会讲塑像。(资料图片)

  向敬之

  850多年前,即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九至十一月间,两个年轻人——34岁的张栻与37岁的朱熹,相遇在风涛万里的湘江之滨,以一场史无前例、激辩论道的朱张会讲,成就了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共有的理学记忆。

  朱、张二人论道《中庸》之义,三个昼夜不歇,闻者咸来,“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如此盛况,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亦可谓中外文化史上的奇景大观,也是湖湘文化发展史上的丰采壮举。

  江南各省,包括偏僻的四川地区都有众多年轻士子,越过太白诗仙高呼“蜀道难”的崇山峻岭,来到长沙从学。他们“深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即把自己不能在岳麓山下研习理学精髓,视若人生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张栻和朱熹都不是湖南人。张栻是四川绵竹人,随父张浚出仕到长沙。江西婺源人朱熹在福建崇安听闻张栻学得二程学说和胡宏理学真传,于是翻山越岭来到长沙,与他演绎一代文化美谈。

  就连“葺学校,访雅儒,思有以振之”,重建岳麓书院命张栻为掌教的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刘珙,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福建崇安人。

  朱张会讲盛举的背后,是几个外来的年轻人或因种种机缘来到湖南长沙,托起了书院文脉千年遐昌的文化繁华,也改变了晚清经学大师皮锡瑞所哀叹“湖南人物,罕见史传。三国时,如蒋琬者只一二人。唐开科三百年,长沙刘蜕始举进士,时谓之破天荒”的窘况。

  重返历史现场,当时的长沙,当时的湖湘,有着与众不同的学术包容,以难得的友好胸襟,实现了突破文化壁垒,促成文化中和的空前盛况。

  湖湘文化所以繁荣,对年轻人友好,大度无疆,无疑是一个闪亮在精神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他们或停留数月,或居官一任,却以壮士般的赤子情怀、君子般的弘道宏愿,虔诚地熔铸出理学中兴的千年书院高标基石。他们打破区域壁垒成就湘中之学,为几百年后岳麓书院凝练出经国济民的抱负情怀、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不尚空谈的务实作风、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忠孝节义的道德观念……培育出一代代湘中士子逆袭而起,以改变中国的湖南人才集群,从江湖走进庙堂,从中国踏入世界。

  湖湘文化集大成者王船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先驱魏源,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郭嵩焘,等等,他们都不是长沙人,但他们年轻时代都在长沙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求学问道、修学储能,沉浸其中,受益于这一片热土的友好。

  即便古代贬官不幸,却幸运地让曾属偏远的湖湘之地,在时光更替、乱象纷纭中零距离地绽放寓湘文化的精彩和辉煌。屈贾来过,怀沙一曲鵩鸟歌;李杜来过,日落长沙栖江阁;朱张来过,会讲传道致中和;枫叶来过,万山红遍千年火……就连永州也留下了柳宗元的绝妙美文、颜真卿的中兴绝笔,迄今仍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因为友好,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束光照亮亿万个梦想。所有的梦想之中,经世致用为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孕育了一代代年轻人的青春个性和特征心灵,激越了他们所拥有的不同青春心理的独特时代,成为引导更多人接力传承、发扬光大的思想密码与底层逻辑。

  百余年前,青年毛泽东、蔡和森、彭璜等从外地来到长沙,在新式学校里学习新文化,追求新思想,义无反顾地组建早期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毛泽东、彭璜等直面反动军阀张敬尧倒行逆施,毅然决然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全国的驱张运动,直至胜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沙革命之火照亮中国。绝大多数长沙人不但给予了最大的支持,而且携手同行,一起面对反动军阀暴政的枪口,发出了敢扎硬寨、能打死仗的湘江怒潮。

  吃得苦,霸得蛮,是湖南人顽强不屈的性格,也是湖南人激励年轻的号角。

  这是湖湘文脉赓续史上的里程碑印记。

  厚重的文化历史感中,洋溢着活力青春态,夹杂着忠义人情味。重温绵延在历史烟云的一连串画面,虽没有青春偶像剧的情节设计,但却是文化励志片的精神传递,动态中的美学画面,将成人之教的文化育人理念生动阐释,鲜活了湖湘历史中的群像人物性格,创造性地消融了传统与时代、文化与实现、中国与世界的边界,解开了湖湘文脉为何思想潮涌、人才井喷、精神尤盛的密码和精髓,闪烁着无限的光彩,照亮了继续延续、不断创新的湖湘文化和年轻学子。

  今日之湖南,今日之长沙,作为“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的发声地,更有必要繁荣“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盛世气魄和壮景,引育更多的年轻人欢聚湖南,心向未来,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成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变成宏伟实景的实干家、行动派和生力军。

  对年轻人友好是一方精神的磁场,也是一条力量的江河。千年而来,万古而往,只要不坠俗务、不坠精神,就能让更多平凡的、不平凡的你我,成就另一种意义的朱张会讲的繁华与幸福,在不同的赛道中奋力奔跑、努力争先创优。

  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开拓。这既是奋斗者的心声,也是湖南人的气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