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古的呼唤 ——观湖南博物院梅山文化圈雕塑与信仰展

    张五郎像。   本组图片均为湖南博物院供图

    明末清初九子观音像。

    商周晚期青铜虎卣(仿制品)。

  刘扬

  “金光万丈,紫气腾腾”“男增百福,女纳千祥”“少者招有道之财 老者赐无疆之寿”“年年堆金积玉”“人人清吉,户户平安”“耕者黄稻满仓,读者青云得路”……你以为这是在求护身符?不,这是博物馆里的文创钥匙扣。

  送给你亘古的祈愿,迎来崭新的一年。12月19日,湖南博物院原创大展“亘古的祈愿——梅山文化圈雕塑与信仰”正式开展。远古的钟声回响至今,永恒的祈愿萦绕于心,梅山文化圈的民间信仰走入人们视野。展览带领观众走进幽深隐秘的古楚神巫世界,探访湘中地区的民间信仰,揭开梅山文化的神秘面纱。

  虎食人否?虎乳人否?虎抱人否?一件虎卣,踞虎与人相抱的怪异造型使得很多人认为,这是老虎在吃人,因此也叫“虎食人卣”,也有学者认为是虎乳人、虎抱人等。而策展人李慧君博士认为“这其实是商代楚地巫觋在巫法仪式中身着虎皮、手操灵蛇的人物形象,是现今梅山师公(巫师)的原型”,至今,湘中地区仍然保留着巫师头戴虎冠法帽作法的传统。

  过去,梅山文化圈与世隔绝,交往较少,是一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文化。它神秘诡谲,奇异怪诞,又引人遐想,让人渴望一探究竟。早在先秦时期,湖湘大地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九黎”“三苗”蛮夷部落,一个巫风盛行的族群。春秋战国时,楚人南下,神秘的巫术、独特的信仰、古老的神话交织交融,孕育了诡秘莫测、光怪陆离的楚巫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吸收融合,但在“不与外界通”的湘中古梅山地区,却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楚地原始神灵信仰和祭奉习俗,形成了我们如今所说的“梅山文化”。

  作为古代湖南中部特有的文化现象,梅山文化对湘中乡土的社会影响十分深远。展览中展出了湖南博物院及相关机构藏湘中地区明清以来100余件木雕造像及楚地考古文物,展示出梅山文化圈民间信仰的源流和基本面貌。梅山木雕造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之南国楚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宝库,也是梅山族群的文化象征符号。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博导、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颜新元说,“全世界、全人类,每一个地方都有人关乎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梅山文化圈的人找到雕塑艺术的哲学。他们用雕造的先祖,来表达祭奠的心情、祈求的愿望,解决每个人遇到的各种无可摆脱的苦难。”

  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写道,“四月八日,长沙寺阁下有九子母神。是日,市肆之无子者,供养薄饼以乞子,往往有验。”九子母是古楚地主管子嗣繁育的女神。屈原在《楚辞·天问》问曰“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对古人来说,能够生育九个孩子,显然是生殖能力旺盛的表现,因此将九子母视为主管生育的女神加以崇拜。九子母与佛教中的护法诸天鬼子母不同,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明代《三言二拍》中也有相关记载,是通灵显应的女神。只是后来,九子母、鬼子母与送子观音的信仰相互融合,并被后者所取代,成为保佑妇女、早生贵子的神灵。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梅山归顺皇权,大量移民迁入,梅山地区原始泛神信仰和巫觋崇信习俗也与汉族文化相互融合,梅山九子母走上了与观音图像合流的道路,形成了梅山九子观音和九子娘娘的信仰,并流传至今。梅山九子娘娘多袒露胸乳,双手各执一小儿吮吸乳房,其他七子环绕嬉戏。她是主掌孕育生产的神灵,人们相信她可以保佑妇女儿童,祈求子孙昌盛、孩童康健。或许人们难以想象,在中原地区早已难见原型的生育女神九子母,却在相对与世隔绝的梅山文化圈曲折流传……

  在梅山木雕造像中,还有一位形象很特别的双手撑地、两脚朝天的倒立的神像——张五郎。传说猎人张五郎在捕猎时因与猛虎搏斗跌落山崖,倒挂树上而死,此外还有张五郎是太上老君的徒弟和女婿等说法。因为他倒立而死,因此神像也是倒立的形象,人们称他为“翻坛倒洞张五郎”,是梅山文化圈本土俗神中最突出的代表。

  梅山人自古与世隔绝,生产和生活方式较为封闭,尤其在开梅山之前,更是刀耕火种、渔猎为生,因此他们普遍崇拜主掌狩猎事务的猎神。猎神有两种,一为梅山,由猎人而成神;另一位就是张五郎,梅山的始祖神。张五郎是狩猎之神、驱邪之神和守护之神。被猎人供奉时,张五郎是保佑猎户的梅山法主,让猎户不受伤害、满载而归;被普通人供奉时,张五郎是家庭的守护神,保护家庭、庇佑平安和睦;被教中弟子供奉时,张五郎是赶鬼去祟、驱邪治病的梅山师公,也是可以调集千军万马神力的猖兵之主。

  梅山木雕造像所生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维系着遍布世界的梅山后裔。法国学者华澜(Alain Arrault)认为,通过湘中地区梅山文化中的这些神像,可以了解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或许,在这些木雕造像的背后,你还能窥见更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