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为了更高的产量、更广泛的应用,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注定是一场长征。年轻一代的研究者,接过了前辈们打下的知识江山,也接过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矢志创新,砥砺前行。
10月8日下午,株洲市禄口区龙门镇果田村,湖南省农学会对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的“西子3号试验示范”进行现场评议。
“‘西子3号’是具有稳定镉低积累特性的晚籼早熟常规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莉介绍,该品种在2021年、2022年国家各区试点稻谷镉含量平均为0.03毫克/公斤,最高值仅为0.05毫克/公斤,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值0.20毫克/公斤,米质综合评级为部标优2级,产量比对照增加0.75%。“镉低积累杂交水稻大面积成功为全国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模式。”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极大鼓舞了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雄心壮志。有幸参加了基层代表座谈会的李莉说:“‘西子3号’填补了水稻镉低积累品种的空白,是我们交出的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份答卷。种子是生命的开端,更是精神的延续,我们将攥牢种子这个农业‘芯片’,持续攻关核心技术,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生产上早稻面临“倒春寒”,晚稻面临“寒露风”的冷害威胁,早、中、晚稻均可能面临高温危害,与此同时,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水稻生产因灾损失非常严重。提高水稻品种抗病抗逆能力已成为水稻育种发展的必然要求。
挖掘和利用抗病基因、耐逆基因是育种改良的最有效途径。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吴俊专注于超级杂交稻育种及其抗病耐逆分子改良研究,在新型广谱基因克隆、机理解析与种质创新工作上取得良好进展。他表示:“坚持守正创新是要在领悟中前行、传承中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但我们的创新不是无根浮萍,而是站在老一辈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要赓续老一辈育种家脚踏实地和矢志创新精神,保持热爱、勤勉工作,在杂交水稻已有的优良品种和技术积累基础上,把现代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到育种工作中,一定能取得新的重大成绩。”
“作为一名年轻人、袁隆平院士创新团队的一员,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介绍,“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攀登杂交水稻产量的高峰,2018年单季稻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了1152.3公斤,2020年双季稻示范片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2021年双季稻示范片平均亩产突破1600公斤,2022年单季稻小面积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1200公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产世界纪录。”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老一辈杂交水稻人的指导下,一大批青年人默默付出的结果。李建武表示,下一步,栽培攻关团队将不断总结和完善高产成功的经验,着力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栽培技术,助力专家在试验田种出的产量,最大程度地落地到农民生产田中,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杂交水稻发展事业中,新生代力量前赴后继,有决心也有信心把杂交水稻事业传承好、发展好,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智慧。(周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