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新域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7月1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向导”
——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逻辑研究》

  段红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体而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集中反映和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主旨、思想结构和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支柱;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集中呈现了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内在轨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重要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逻辑实际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湘潭大学荆世群教授新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逻辑研究》,作为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重逻辑的精品之作,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深刻理解“两个结合”具有“学术向导”的作用。

  该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等重要论述为依据,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并以两者的辩证统一为主线,阐述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双重逻辑及其时代意义。同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如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是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逻辑,前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向”,后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位”,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实现两者辩证统一的“历史枢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必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超越现代化的价值诉求,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重逻辑的内在张力等。

  理论研究,重在方法,贵在创新。该书体现了研究方法的自觉创新与综合运用。既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去把握和理解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又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把握和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实现了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既根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分析和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又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去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实现了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既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重要论述的阐释,也注意针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误解、曲解和肢解以及虚无主义观点予以澄清和批判,实现了正面阐释和批判评析相结合。同时,该书实现了方法论思考和意义阐释相结合,正如作者所言:“以主题研究为中心,以方法论思考和意义阐释为‘两翼’,构成本书的‘一体两翼’或‘三驾马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逻辑研究》一书内容厚重开阔,观点新颖、风格独特、学理性与现实性并重,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给人以深刻启迪,打开了读者通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及其辩证统一的理解之路。

  (作者系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