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7月06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里的希望
——安仁县华王乡教学点探访

  6月26日,安仁县华王乡大塘村,合唱团的学生和着欢快的节拍,行走在乡间小道上。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韬 余蓉

  一线见闻                        

  村小(即乡村小规模学校,也称“教学点”)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曾遍布山间田野。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村小面临着生源危机、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低等现实难题。但同时,村小又是农村孩子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最后保障,保留并办好村小关乎着社会公平正义。

  村小怎么“办”?6月下旬,迎着霏霏细雨,记者走进位于安仁县偏远山区的华王乡,实地探访当地村小——大塘小学的办学情况。

  让办好村小的心凝聚起来

  大塘小学并不大,占地不到8亩,只有一栋3层教学楼,但新修的操场很开阔。

  “目前,在我们这里读书的孩子有292人,其中一二年级学生212人,学前班80人。来读书的不仅是大塘村的孩子,全乡的适龄学生都在这。”负责管理大塘小学的华王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李湘林告诉记者。

  村小不是每个村都有吗?“以前的确是这样。”李湘林介绍,华王乡共有7个行政村,2020年前,全乡有8个村小,规模小的只有10多名学生,大的也不过60多名学生,办学条件大都简陋,师资力量也跟不上,一两名教师“包班”是常见现象。

  华王乡很多村民一辈子务农,读书成才是他们对孩子的最大期望,落后的村小显然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

  李湘林告诉记者,经过多次调研和讨论后,2021年春季,华王乡决定对全乡教学点调整优化,选定处于乡中心地带的大塘小学作为全乡唯一的村级教学点,让学生集中起来,让老师集中起来,让办好村小的心凝聚起来。

  在学校门口,记者看到3台黄色的崭新校车静静停靠。李湘林介绍,为让家长省心放心,村小配备了3台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路程最远的学生,坐车单程也只需花四五十分钟。

  正值大课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在宽阔平坦的操场上整齐列队,伴随着欢快的乐曲,伸臂、踢腿、蹦跳……张张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以前操场是块泥巴地,下雨天踩上去一脚一个坑。”李湘林说,2022年,县教育局拨付资金55万元,利用暑假空隙将操场进行硬化,并改建了校门,建好了一间门卫室。“今年暑假,我们还将把教学楼升级改造一下,让孩子们学得更安心。”

  紧邻村小的,是一栋小小的大塘村村支两委办公楼。“在我们村办村小,我们是热烈欢迎,全力支持。”村党支部书记唐明亮说,村支两委不仅把原本计划在学校附近开办的扶贫车间改移他处,还多方筹措资金为学校修好了路和围墙。“貌似我们村在经济账上‘吃了亏’,但听着孩子们的读书声,心里比蜜甜。”

  老师们的干劲也更足了。得益于国家的定向招生政策及乡村教师职称改革、补贴等激励举措,大塘小学如今共有在编在岗教师15人。其中,35岁以下8人;专科学历6人,本科学历9人;一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3人。

  学校数学教师陈纯芳坚守华王乡村教育一线30年,去年,他评上了副高职称。“学生多了,同事也多了,感觉自己的‘舞台’越来越大,成就感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两鬓斑白的陈纯芳说,自己会在这里一直坚守到退休。

  开展素质教育,乡村孩子也不能“掉队”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去聆听夏日的声音,脚踩着石子去捞鱼,驻扎在自然的营地……”走近大塘小学一年级二班教室,动听的旋律和歌声透过窗户传出,让人禁不住驻足聆听。

  这个班的孩子正在上音乐课。负责教学的,是远在长沙市天心区的徐杨名师工作室团队的老师。通过一根网线,一套一体机设备,孩子们在老师的远程指导下,开心地拍掌、跺脚,开展各类律动游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直通心灵、打开心扉的钥匙。”安仁县教育局局长唐洪亮告诉记者,以前因缺乏音乐教师,农村孩子难以接受规范化的学习。2021年,县教育局依托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开展的“乡村美育e课堂”,让孩子们如城里的孩子一样,不仅人人能唱歌,还个个懂乐理、会唱歌。

  “开展素质教育,乡村孩子也不能‘掉队’。”安仁县副县长窦显逵介绍,近年来,安仁坚定落实“双减”政策,以“快乐合唱”为切入点,在全县组建了53个校级合唱团,其中有不少乡村教学点的学生登上了国家级舞台并获奖。

  2022年3月,大塘小学成立了首个合唱团——“团团合唱团”。当年,孩子们参加乡里举办的菜花冲合唱节,网络直播观众达18万余人。“这些歌声好治愈啊”“这才是少年的美好模样”……直播中,网友们好评如潮。

  “通过放声歌唱,通过登台表演,孩子们也变得更大胆、更自信了。”学校“00”后教师龙晓玲非常欣喜孩子们的变化。她介绍,以前班上有几名孩子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但通过音乐教育,孩子们不仅敢于大声歌唱,上课时还能主动举手回答提问,与同学们相处也非常融洽。

  “好玩、有趣,我还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懂的乐理知识。”一位名叫何轩的一年级小朋友开心地告诉记者。采访中,他不仅大大方方地为记者演唱了一首新学的歌谣,还背诵了一首古诗。谁能想到,刚进学校之初,无论谁跟他搭话,他都只回答片言只语。

  目睹村小越办越好,村民们也喜上眉梢,乐意把小孩送到村小读书。华王乡华王村村民雷钧吉原本带着两个儿子在县城读小学,看到村小的变化,去年又把小孩转回了大塘小学。

  “以前在县城读书负担非常重。”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因为没有住房也不是城镇户口,她的孩子只能入读民办学校,不算日常生活开支,光学费一个学期就要9000多元,租房最便宜一个月也要500多元。“更让我担忧的是,孩子也很不适应新环境,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态度也有点消极。”

  回到村小读书后情况怎样呢?“孩子回到了熟悉的家,又得到了老师的关心关爱,性格开朗了,学习各方面也很棒。”雷钧吉欣慰地说,“我哥哥也觉得家乡的教学点不错,今年秋季也准备让他的孩子在这上学。”

  记者手记                         

  一个也不能少

  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乎孩子的终身幸福。

  相对于城区,乡村的孩子因为留守的孤独、精神食粮的缺乏,更需要美育涵养心灵、启迪未来。

  办好教育,一个也不能少。面对村小这一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如何保障乡村孩子享有受教育权利,安仁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不仅注重加强村小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建设,还注重加强素质教育,涵养学生心灵。

  以大塘小学为例,他们借助“乡村美育e课堂”,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让具有高水平教学水平的名师,跨越空间的阻隔,“面对面”带乡村孩子走进艺术的殿堂,乘着歌声的翅膀翱翔。

  这一探索虽刚刚起步,孩子们的变化已让人欣喜。记者采访时,害羞腼腆的小男孩谈起唱歌,会落落大方表演;甜美可爱的小女孩回忆起合唱节,脸上止不住神采飞扬……

  开展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课程,本就是办好乡村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诗与远方。期待更多的乡村儿童,通过美育这条路,发现世界的美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