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军
通讯员 罗中华 卢静
【伯乐推荐】
何震,桃江县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5年时间,建成高产笋竹产业林3500亩,年收笋500多万公斤,年产笋干25万公斤。
桃江县是我国十大竹乡之一,以前“重竹轻笋”,竹农仅靠卖竹子收入微薄。近年来,县里鼓励改造低产竹林,发展笋竹产业,一亩竹林年收入由原来200元左右提高到2500元以上。
“山当田耕,竹当菜种”。在全县笋竹产业开发中,何震是一个突出代表。作为返乡创业青年,他头脑灵活,思路开阔,潜心在乡村创业兴业,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成就了自己,也带动了村民,为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出一条可行之道。
——桃江县副县长庄立辉
【兴业故事】
桃江县马迹塘镇益阳仑村与安化县长塘镇交界,位置偏远。该村西南的一个山岗上,桃江县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的竹笋加工厂房十分打眼。6月26日,记者走进厂房,工人正在压榨笋仓和竹笋加工生产线上忙碌。董事长何震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准备扩建厂房。
3次创业,山窝窝里建起竹笋加工厂
益阳仑村出生的何震,2003年南下东莞打工。他在工厂流水线干了一年多后发现,广东有大量外来务工者,每天消耗很多一次性餐具,心想:“家乡竹子多,不如回乡办厂生产一次性竹筷。”
何震辞职回到桃江,创办一个竹筷加工作坊。可创业的兴奋劲儿还没过,作坊经营已举步维艰:原材料品质保证不了,竹筷生产经营压力大——同一条街上,大大小小的作坊有二三十家,竞争全靠拼价格。眼看亏损越来越多,他只好把作坊盘了出去。
何震再次南下广东,应聘当了一家鞋厂仓库主管。一次回桃江过年,何震与家人讨论创业,有人说冷冻食品需求量很大,是一个商机。2011年,何震回乡建起冷库,做冷冻食品生意。刚开始生意红火,可做这门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小店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何震思忖良久,决定瞄准农村酒席市场,专做冷冻食品直供,其中又以“山珍”为主。“山珍”,就是桃江随处可见的竹笋。何震的父亲何建安是一位厨师,主理农村宴席,他以竹笋为原料开发了15道菜品的“全竹宴”。何建安办宴席就由何震供货。很快,冷冻食品的生意又火起来。
2017年,益阳仑村进行笋竹两用林建设。村干部找到何震,提出将原村小学15亩地租赁给他建设竹笋加工厂。他成立生态食品公司,投入570多万元建起竹笋加工厂。
合纵连横,竹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
何震建竹笋加工厂时,正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帮助村民尽快脱贫,何震成立亿阳仑竹笋生产专业合作社,31户村民“合股联营、利益共享”,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式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其中6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益阳仑村又有123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包括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天一担笋,贫穷一边滚。“我妻子长年多病,我没办法外出务工。竹林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后,每年开春挖笋有4000多元收入,妻子为厂里剥笋壳,计件收入一天100多元。”脱贫户肖国华说。
春笋挖出来后,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发酸影响品质和价格。何震与当地多个竹笋基础好的村签订协议,将竹笋粗加工生产线建在村里。附近的南山村今年收竹笋70多万公斤,比去年增加20多万公斤,给村集体带来5万元收入。该村党总支部书记肖忠说:“与何震合作后,我们在村里修建加工竹笋干的笋榨49个,年加工鲜笋能力达到100万公斤。”
目前,何震通过投资控股,拥有桃江县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桃江县笋美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亿阳仑、高峰、南山竹笋专业合作社等5家企业,其中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商业规模企业、1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去年,桃江县亿阳仑生态食品公司的销售额达3600多万元。
电商销售,竹山变成农民增收靠山
2020年初疫情暴发后,竹笋销售受到很大影响。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建议何震试试线上销售。何震带着2000多件竹笋找到做电商的朋友,将其挂在淘宝网店,两人在一间小屋里没日没夜地倒腾,一番操作下来,竟然卖出100多万元的货,从此开启了他的电商之路。
社区电商是何震重点发展的领域。他在四川、江西等多个省独立拥有14个仓储,与武汉、顺德等城市合作的仓储也有10多个,进入美团、多多卖菜等平台,平均每个仓储高峰期每天销售量达7000多份。随着仓储的增加,该公司亿湘缘品牌竹笋在今年社区电商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同比增长1.5倍。2022年来,产品稳居淘宝神店榜“美味湖南特产店铺”榜排名第三、电商竹笋销量排名第一。
亿湘缘品牌竹笋在淘宝单个店铺年销售破千万元,与美团、拼多多等社区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目前,线上销售占公司销售额的85%以上。现有13个省的35个仓储与我们深入合作,公司还申请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制订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正准备迈向国际市场。”何震说。
竹山变成了农民增收的靠山。在亿阳仑生态食品公司车间,正在切笋丝的村民虎会菊告诉记者:“这个厂建好后,我就一直在这儿上班,从家里骑摩托车5分钟就到厂里,每月工资四五千元,不比在外打工差。”据了解,亿阳仑生态食品公司吸纳当地近50名村民就业,每年发放工资300多万元。在收笋季节,还临时聘请80多人干活。
益阳仑村党总支部书记王建军介绍,村民挖笋不愁卖,家门口就业有事做。何震建厂后,村里2万多亩竹林成了绿色“聚宝盆”。
【创业感言】
选准“赛道”
农村创业大有可为
桃江县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震
经过5年多的奋力拼搏,公司已成长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桃江竹笋行业标准制定牵头单位及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单位。回顾创业经历,深刻感受到,只要选准了“赛道”,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
经过几次创业挫折,我不断校准发展方向,最终确定以桃江县的优势竹林资源为核心,发展竹笋产业。瞄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这一发展目标,形成集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竹笋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不但圆了我的创业梦,也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和稳定就业作出了贡献。
在乡村振兴的大赛道里,处处都是机会;只要沉下心来不断深耕,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