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高等院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应充分发挥文学“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功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造文学思政课堂,助力夯实中国话语体系的思想底座。一是“立”好文学思政课。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部等相关部委也多次发文作出具体部署。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认清时代使命,深刻理解传承发展中国文学对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将文学课程纳入高校“大思政课”范畴,并予以财力、人力、物力和机制保障。二是“讲”好文学思政课。高校应统筹资源,组织名师大家、专家学者深入挖掘中国文学的丰厚底蕴,编写一批优秀教材,推出一批精品课程,培育一批优质师资,打造一批示范案例,增强参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主动自觉;文学专业教师要练好内功,“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在教学中努力实现政治性和专业性相统一、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三是“用”好文学思政课。丰富教学手段,将中国礼仪、中华服饰文化、国风歌曲、国学等“国风国潮”融入文学思政教育,助推中国文学以其独特魅力与思想价值“圈粉”;积极拓展实践大课堂,建设文学实践基地、创作基地等,广泛开展实地参观体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实行学时学分量化管理,确保教有所学、学有所用,真正将文学思政课打造成提升高校学子文化自信的新渠道。
深化文学学术研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慧理念。一是深研学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地教育部门、高校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搭建学术研究平台,设立“中国文学与中华话语体系构建”等专项课题,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氛围;鼓励文学专业教师参与中国话语体系课程的教材研究编写及课程群建设。二是创新学术。文学研究不能停留在“书本式”“过去式”,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长河中探求适用于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智慧结晶,并加以提炼、总结、升华,用以科学创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善用学术。在学术研究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践行“走转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防止照搬照抄、千篇一律,纸上谈兵、空疏不实;注重文学性、艺术性、实用性三者兼顾,以更富针对性、前瞻性、可行性的研究成果为党委和政府决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慧理念与对策建议。
传播中国文学话语,提升中国叙事体系的感召力。一是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的坚定维护者。文学专业教师应主动强化身份意识,既做好文学教师又当好思政专家,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强化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善于“走出去”“讲出去”,拿起“金话筒”、展示“软实力”,坚决抵制国际上及社会上诋毁党和国家、民族形象的政治谬论和错误言论。二是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推广者。“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高校文学专业师生应充分利用出国访学、留学互派、学术研讨和工作交流等机会,同时依托网络等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文学故事、文学作品、文学大家等中国文学元素。高校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孔子学院等儒学研究机构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地文化交流交融,扩大其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做中国文学话语的倾情讲述者。当前国际形势波云诡谲,西方敌对势力居心叵测,恶意挑战并妄图打压削弱中国话语权。为此,应聚焦国际上关于党和国家的热点话题、误解疑虑、争议非议,积极扭转国际“舆论逆差”,用心用情开展文学创作,义正辞严进行文学批评,用中国文学话语生动讲述发生在中国大地的伟大故事,讲述党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取得的辉煌业绩,提升中国叙事体系的感召力。
(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