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电影院人气飙涨,景区内人流如织,人们在博物馆中过年,在书香和旅途中追寻“诗和远方”……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一家人围坐团圆”的老传统,与“走出家门过大年”的新时尚“擦出了火花”。出行畅、消费旺、业态新的红火景象,释放出兔年的生机活力。
过年仪式的流变,刷新和丰富着“新消费哲学”。今年春节期间,湖南博物院每天放出1.2万张预约参观门票,仅2分钟便一抢而空;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取得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反向探亲”“旅游过年”,也由最初的“口头讨论”成了一道春运景观。无论是重视传统习俗,写对联、放鞭炮,还是紧跟时代潮流,到电视剧取景地“一游”,其中蕴藏的幸福底色,传递的美好祝福其实一点也没有改变。这种更加新颖、更富创意的“悦己型消费”,与传统消费一起,共同构成着多彩的春节文化。
从这些消费中,还可以洞见经济腾飞、社会转型的诸多面貌。过去,穿上一件新衣服、提着罐头步行去拜年就是小孩子整年的盼头。如今,“加特林”烟花、平板电脑等也列为“过年物资”的采购范围。火热的发展,孕育着全新的春节“打开方式”。从游客喊话长沙米粉店老板“快回来做生意”,到春节假期湖南接待游客超1567万人次;从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53%,到全国酒店消费支出同比增长8成……热情的游客与升温的消费相互叠加,让“年味”多了几分新鲜与时髦的滋味,更让中国经济呈现出喜人的“暖阳春”。
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今年春节涌现出的全新消费场景,再度佐证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空间大”的判断。只需一个“支点”,就足以撬动中国消费市场的无限潜力。
当然,拥抱巨大的发展机遇,既需要各种优质商品的“百舸争流”,还需各类品质服务的“千帆竞技”。为什么今年春节档电影火,有人们“过年走出去了”的因素,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质量高、口碑好。更精准地把握新兴消费潮流,不断提升产品供给的质量与水平,春节消费的这把火才烧得这样旺。
春节是一个“测温计”,从各项数据中可以感触到中国经济的“水温”和潜能。春节也是一个“风向标”,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上消费升级的胃口,才能迎来市场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