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我省涉农高校应在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涵基础上,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及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紧扣农业系统价值链、农业产业生态链、农业产出加工链、农业产品健康链,积极探索新农科建设新路径、新模式、新范式,切实提升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助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
以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加强新农科学科专业布局与内涵质量建设。通过“调整、优化、升级、换代、新建”做强做精优势特色学科,重点打造一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及国家双一流专业。一是瞄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具有湖南区域优势和湖南农业特色的优势学科,打造我省新农科建设特色品牌学科;二是适应产业结构重大调整,紧紧抓住人才能力培养核心点要求,更新并完善专业知识体系,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传统涉农专业改造升级实施路径;三是加强农医工文融合,积极开展新兴涉农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建设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前沿的新兴涉农专业,构建复合型涉农人才培养专业体系。
以打造新农科金课为核心,加强富有新农科特质的课程体系建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涉农高校育人重要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为农。一是加强耕读教育,建设“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生态中国”等农林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奠定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意识和“一懂两爱”情怀高素质人才的课程资源基础;二是结合专业领域和产业需求,开发体现新农科特质的核心专业课程和学科交叉系列课程,实现课程教学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无缝融合;三是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深化农科特色的智慧教学模式改革,探寻校企深度合作、师生高效交互的农业教育教学新范式,打造一批湖南农科“金课”,夯实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课程基础。
以新农科“产学研培用”协同为抓手,加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共同体建设。持续推进校院、校所协同,校校、校企融合,校政、校地共建,创建产学研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旋转门”,充分保障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与共享。一是探索农科教协同育人“湖南模式”,以湖南农业大学与湖南省农科院为主体,联合国家杂交水稻中心等涉农单位,共同设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农科教合作育人新模式;二是以湖南农业大学与隆平高科共建“一带一路”农业科教合作中心为主体,联合“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加强与国外涉农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三是以湖南涉农高校为主体,以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依托,打造湖南新型农场经营主与村官培育基地。
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强新农科教育研究改革与体制机制建设。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为重点,以政府、行业、产业为依托,突出湖南特色,在水稻、油菜、辣椒、生猪、家鱼、茶叶等领域成立共建、共管、共享的创新学院或研究院,开展跨地域、跨学科技术研发,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三农”贡献度。一是推动涉农高校按需施教,灵活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单位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发展良性互动;二是依法扩大高校二级学院与企业合作自主权,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合作发展;三是以积极对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为重点,以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和促进中非农业深度合作为核心,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广泛开展科教交流活动,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优势互补、推进人才培养互利共赢,不断提升湖南新农科建设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以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和创新人才为重点,加强新农科研究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服务乡村振兴知识链和湖南农业特色产业链需要,紧密对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要求,加快建设一批高素质核心师资团队。一是精培一批卓越新农科建设青年人才,适当增加新农科试点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招生计划,增加农科类学生财政拨款或专项奖(助)学金以吸引高质量生源;二是精引一批具有扎实学识、精湛技能、创新经验的涉农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和兼职导师,实施学生培养双导师制,建立健全以涉农院士等高端人才为引领的师资梯队培养机制;三是精聘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知名农林专家,依托我省重点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与其具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科研院所及有关机构,打造海外师资基地,培养学科领军人才。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