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一表述是继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之后第三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男女平等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必将进一步推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纳入法律法规、上升为国家意志、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推动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领会国策精神,引领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写在自己奋斗的旗帜上。特别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宣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妇女地位的尊重和对妇女工作的重视,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世界进步潮流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对国际妇女运动的贡献,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先进性别文化的动力之源。先进性别文化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对男女两性社会价值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产生的正确认识的一种文化积淀,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一种提倡男女两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平等相待、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文化。它的核心内涵是男女平等,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关注点是大众文化和文化多样性趋势,着力点是批判封建性别文化。
内化国策意识,增强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促进两性和谐发展。首先是自觉践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核心要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平等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的一项带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其核心要义是重视和发挥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切实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
其次要自觉抵御传统性别文化的多重影响。先进性别文化不仅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改变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成见、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也有利于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落实国策行动,融入先进性别文化于发展主流
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在更高水平上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使命艰巨、任重道远。
一是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责、社会协同的国策实施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树立国策意识,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把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各地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深入实施新周期妇女发展规划,完善党政主导的男女平等国策实施机制。协调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配合媒体宣传,营造良好的妇女发展的大环境。
二是建立与完善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保障体系。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着力推进妇女合法权益配套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加大普法宣传、维权服务等工作力度。制定出台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家庭政策法规。依法依规多途径为妇女全面发展营造环境、扫清障碍、创造条件,必须让尊重妇女成为国家意志、公民素养和社会风尚。
三是营造推动男女平等理念落地生根的社会文化环境。将构建弘扬先进性别文化纳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体系。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重要论述以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党校和行政院校教学计划。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提升全社会性别平等意识。
四是发挥妇女在社会治理与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将男女平等的含义由权利、地位的平等,进一步深化为男女历史作用的平等。因此,要通过政策优化、法律保障、搭建平台激发女性勇担历史使命,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在社会治理和家庭建设中,营造男女两性共担责任、共同发展的更大空间。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教授、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