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固本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各方持续高度关注,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如何从民生高度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如何抓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为高校毕业生铺就发展平台?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黎敏 曾晓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高校毕业生是就业主力军,湖南破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亟须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助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加大就业宏观调控力度,创造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环境
加强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实施本土化人才培养、定向招生就业计划。坚持扎根湖湘办教育,对标产业需求靶向培养人才,建立与我省政策链、产业链和教育链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既立足湖南发展实际,着力培养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本土紧缺核心技术人才,同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培养特色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向“三农”开设对接入乡返乡特色产业专业,开展农业农村人才订单定向培养,缓解基层农技推广、医疗卫生机构等岗位人才短缺矛盾。
千方百计推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继续扩大就业渠道。适量增加省内选调生、“三支一扶”、“特岗计划”招录计划,推动稳步扩充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规模,推进芙蓉人才行动计划落地落实。为毕业生双创项目提供资金、技术和场地等支持。引导与规范毕业生灵活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增加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规模,指导做好稳岗扩岗工作。
深化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坚持需求导向,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健全专业开设、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建立专业预警与预测机制,主动撤销与实际脱轨、就业率不高的专业,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强调学校优势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突破院系、专业边界,不断尝试大类培养新模式,落实宽厚基础、通专融合及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广泛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构建“政校行企”育人共同体,共建高校人才工作站,推进产教融合。
借助“大数据+就业”,搭建线上就业指导平台。健全校内外资源协同共享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强化与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信息联动。通过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实现个性化就业指导。根据就业意向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建立精准推送、精准对接的信息平台。探索毕业生就业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学院、专业、班级、教师、学生联络员为基本单位,精准开展就业服务与指导。
大力推行就业导师制度,把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做细。凝聚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力量组建专家队伍,培育一批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名师工作室。构建毕业生就业进展台账和困难毕业生就业信息台账,导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精准就业帮扶。关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全面落实“311”就业服务。
推进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功能
提高市场信息化服务水平。推广远程招聘、网络辅导和线上面试等新模式。大力打造毕业生云就业、云指导、云服务等精准化信息服务矩阵,实行就业岗位网上找、就业指导网上看、就业服务网上办。借助“湘就业”湖南公共服务平台,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为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指导服务。
完善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服务功能。建立区域公共就业服务联盟,打破人才供需“壁垒”,推进就业市场一体化。积极组织校园专场招聘、线上线下招聘,加强学籍地、求职地、户籍地服务协同。完善人才评价、咨询服务、技能培训等中介服务内容。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学职衔接,广泛建立实习见习基地和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强化大学生职业技能素养。
树立积极理性的择业观,提高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
一是多渠道关注各类就业信息与最新政策,顺应时代需求,投身国家建设。树立服务基层观念,敢于前往艰苦边远地区、西部基层工作,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新职业、新工种呼唤择业观更新,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等多元灵活择业将成为新形态。
二是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精神。把知识学精学深,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双创等实践锻炼,提高知、情、意、行相融合的综合素养。加强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新职业技能培训,养成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作者分别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