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茎 潘 虹 肖 健
医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益阳市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主线,持续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推进“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构建有利于“强基层”的人才新机制,真抓实干为医改按下“快进键”。
改革突出重点
让医改更有抓手
紧扣重点才能抓好改革。益阳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做专题研究、成立工作专班,调拨专项补助资金,支持改革、建设与发展。2017年11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益阳市综合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吹响深化医改的新号角。益阳市直卫健、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协调推进。
进一步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益阳市积极落实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市本级医改投入配套资金达1800万元。各医疗机构的产权归属保持不变,继续按照原渠道拨付财政补助经费的同时,建立了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益阳目前4家县级医疗机构相继通过三级医院评审,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增加至10家;7家县级医疗机构正在进行或已完成整体搬迁或改扩建工作;全市1128个行政村卫生室中共有1079个完成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5.66%;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医疗机构696家。
此外,还把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作为“健康益阳”建设的重要抓手,出台了益阳市建设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8项重点工作方案,获批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市。
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促进更多医疗资源下沉
7月21日,在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中心卫生院,72岁的王女士接受远程会诊。卫生院采集她的心电监测数据,传送给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电图远程集中诊断中心,值班医生给出诊断报告后再回传给卫生院,全程不到半个小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仅有增量扩容,还有破题提质。
深化医改这几年,益阳市全力推动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综合改革。以益阳市中心医院为龙头,县(区、市)人民医院为重点,建立市、县、乡、村协调配套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更多医疗资源下沉,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益阳各区县(市)持续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内的龙头作用,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提质扩面,目前县域医共体已达13个。赫山区以3家区级医院为牵头单位、13家基层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医共体内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安化县由三家综合医院牵头组建3个紧密型医共体,县级医院根据自身条件与传统优势,帮助乡镇卫生院着力打造特色专科。
益阳还建立有各种形式的医联体27个,其中市级医联体(含市域医联体、专科联盟)9个,远程医疗协作网5个,覆盖全市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持续推进沅江市人民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安化县人民医院与省肿瘤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桃江县人民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建立专科联盟。益阳市中心医院与大通湖区管委会建立医联体,将帮扶大通湖区人民医院建设2个零起点专科、帮助创建3个市级重点专科、做实7个有基础的专科联盟。
同时,益阳市还进一步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稳步推进城乡医保市级统筹,引导参保人员优先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让老百姓成为医改实实在在的受益人。
构建“强基层”人才新机制
小医院也有大专家
医改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而在此其中,方向定了之后,人就成为了关键因素。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是通病。优质医疗资源“放下来”,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能不能“接得住”至关重要。
为此,益阳市进一步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在人事管理制度上不断创新,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办法。
大力实施益阳市医疗卫生人才培育计划,选派276名专业技术骨干前往华西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定向培养临床医学全日制专科学历的乡村医生90名。积极主动加入专科联盟,在重点学科建设、专业人才打造、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全市市直医院及各区县级医院大都与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指导关系。2021年底,湘雅二医院与市卫生健康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连续三年为益阳免费培训80名医学临床学科人才(其中重点学科72名、医院管理人员8名)。
益阳市还建有省级全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5家,每年培训规模达200人;建制乡镇卫生院已全部配备全科医生,覆盖率达100%;运用家庭医生手机APP签约2166488人。
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管理办法。今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各类人才727名,其中引进博士生1名,硕士研究生4名。探索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以医德、能力、业绩等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取得新技术、新学科重要突破的关键人员给予奖励;建立后备人才库,纳入后备人才库人员原则上优先晋升职务职级,并且开展了益阳市首届“名院、名科、名医”评选,评选出名院3家、名科10个、名医20名,强化人才激励。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的新格局,让益阳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今年1-10月份,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占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人次数的比例达61.89%,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90%以上。疑难病症初步实现本地救治,进一步推动实现让群众“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更可为危险边缘的急病患者赢得抢救的黄金时间。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益阳医改正朝着全民健康再深化、再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