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劲
老年人是博物馆的重要参观群体。博物馆给老年人提供了社交和怀旧的机会;博物馆也可以通过老年人得到许多珍贵的史料。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状,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需要积极研究老年观众的特点,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及服务,以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博物馆在提供服务时,要有意识地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进行优化。在视觉方面,做布展的灯光规划时,既要考虑塑造展品、满足文物保护以及烘托展览氛围的需求,也要注意老年人视觉暗适应时间长,要为老年人安全自如地在展厅内行走及观展做好亮度规划,并合理编排说明文字的灯光、字号、字宽和栏距,减少老年观众阅读的困难。老年人普遍存在听力下降、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讲解员在解说时,应尽量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较安静的观展环境,充分考虑他们听力信息的接受能力,同时调整好说话的语速和音量。老年人动作的敏捷性、耐久性降低,因此,展线上出现的坡度要平缓,避免出现台阶;要提供充足的座椅,供老年观众在体力不支时休息;要配备适合老年观众使用的卫生间。在运用智能技术设备方面,可采用工作人员代办代查的方式进行健康核验,或者通过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为老年人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进入或购票名额,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做好服务引导和健康核验,协助其顺利入馆。
人在步入老年期后的情绪与情感、能力与个性、心理健康等方面会出现相关变化。由于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变化,老年人容易出现孤独感、焦虑感、抑郁感以及怀旧心理。为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焦虑感和抑郁感,博物馆可以策划各种参与性活动,还可以探索跨年龄型的活动项目,通过跨年龄层间的交流为活动增添新的乐趣和意义。
为满足老年人的怀旧心理,博物馆可以依托自身藏品策划相关主题展览,让一些带有时代印记的物品给他们带来心灵慰藉。如株洲市博物馆策划的《湘东风物——株洲民俗文物展》,借助老街复原、多媒体影音、图文详细展示等展览样式为观众展现民俗文物与过去生活的联系,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与文物情景化陈列相结合。老年观众漫步于展厅,不经意间就会看到儿时用过的物品,真切感受老物件所承载的流金岁月,也能更深地理解展览主题及延展知识。
在认知方面,老年人出现了成熟性与衰退性的对立统一,他们的意义记忆完好,但机械记忆不如年轻人,因此展陈设计中要突出展品的价值、重要性和文化内涵。面对老年观众思维能力衰退的情况,博物馆可以明确其在终身教育理念中的角色,通过开展老年教育项目,促进老年人保持良好的思维能力,增加他们晚年生活的内涵与趣味。首都博物馆2011年启动了“老年文博学堂”,浙江省博物馆2014年推出了面向老年群体的“老有所乐在浙博”教育项目,2016年开展了“老爸老妈的博物大学”系列课程。这些活动有助于老年人勤用脑,延缓思维衰老。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尝试通过将怀旧疗法与地域特色文化相结合,帮助老年群体应对老年性痴呆。如利用合适的藏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怀旧活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途径,促使其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帮助老年人增加幸福感,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对现有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对于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否定自己等心理偏差,博物馆可以采取提供多种志愿服务岗位的方法,使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兴趣和爱好,力所能及地参与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工作。工作内容可以包括馆内展厅导赏、参与展览安排与管理、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文献整理、外语翻译、摄影录像等。通过担当志愿者,老年人不仅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在向别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还与他人建立新的交流环境,创造了有价值的“第二人生”,新知识、新技能的增长也会使老年志愿者收获不同的人生体验。这种志愿服务活动让老年人认识到,虽然因为年龄退出了正常工作,但绝没有退出生活,也绝没有丧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博物馆还可以充分挖掘“参与服务型”与“自我展示型”这两类老年志愿者的潜力,将他们转化为博物馆的力量,在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同时,让其为传播博物馆文化服务。
(作者为株洲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