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佳 唐 俊 唐一平
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幸福感”是永州社会民生领域的一个关键热词。
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永州各项民生指标却逆势上扬、全线飘红。数字最有说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5.2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97万人,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06元、7977元增加到35128元、18062元;新建中小学学位35.8万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部清零,普通高中大班额基本消除,新建农村公办幼儿园388所;全市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常年稳定在101%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度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等重大荣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年来,永州坚持民生实事一张蓝图绘到底,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实行的惠民政策与广大民众的愿望同频共振,一条条民生政策、一件件民生实事,形成了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交出了一份有厚度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社会保障面面俱到,改革红利人人同享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生活。”永州市双牌县泷泊镇的谭某肢体一级残疾,不能行走,跟随80多岁的奶奶生活。低保、重度护理补贴、困难生活补贴等政策,让30多岁的谭某对生活很乐观。
为了让每一名困难群众生活都有保障,永州建立了全面覆盖、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了低保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并将社会救助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积极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州建立了医疗再救助制度,惠及46.15万人次,医疗救助支出2.7亿元;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资金96.5亿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22年,永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600元/月和4600元/年。
更可靠、更充分,才更公平,才能将惠民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里。
为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永州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应保尽保。在湖南省率先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实际参保缴费人数达434.28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年提标,月人均水平达到2438元,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实现8连调,增长2.33倍;工伤保险费率自2019年以来连续四年下调幅度在全省第一,在全省首推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累计为企业减负24.43亿元。
更实惠、更便捷,才更温暖,才能让百姓共享更多改革红利。
聚焦群众医保服务的堵点、痛点、难点,永州深入医保重点领域改革,除“医保电子凭证推广”“降药价”之外,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升医保待遇水平、异地就医结算、医保管理服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全面推行DIP付费改革,在全市范围内推行DIP和医共体“打包付费”的兼容模式,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DIP实际付费的非试点城市;严格执行医药集采,仅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带量采购这一层面为全市人民节约费用支出6亿多元;承担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全省第一批、第一个上线改革试点任务,仅历时2个月,于2021年6月16日成功切换上线,为实现全省医保信息化建设“一盘棋”踏出了路子、作出了表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永州以“兜住民生底线”为使命,把“稳就业惠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开展“四送四进”稳就业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试点“三基六化”建设,让“15分钟就业服务圈”成为群众的“幸福圈”,市县镇村四级协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越织越密。
创新推行“免申即享”服务,1683家次企业免申报、免材料、零跑腿,直接享受到4282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政策覆盖率100%;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0万人次,打造了“东安保安”“新田保姆”“蓝山箱包制作工”等特色劳务品牌,群众就业的名片和“金字招牌”不断刷新;匠心打造“永就业”智能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浏览量突破1000万人次,跻身全省前列,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000余场次,向企业输送员工60余万人次,极大缓解了企业“用工难”和群众“就业难”的矛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连续十多年居全省前列,全市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46.1亿元,居全省第一,累计扶持个人创业6.72万人次,稳定和带动就业18.57万人,其经验多次在湖南省就业工作会议上推介。
向着全民覆盖、人人享有的目标,今日之永州,社会保障从城镇到农村、从企业职工到城乡居民,覆盖面持续持续扩大,待遇水平连年提高,一张愈织愈密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稳稳地托起永州人民的幸福生活。
教育医疗齐头并进,优质资源均衡覆盖
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整洁的宿舍、功能齐全的体育馆……8月31日,从规划开始就受到高度关注的永州市第十二中学迎来了首届1200余名七年级新生。
永州市第十二中学隶属于京华教育集团,办学规模为48个班。学校的成功投入使用,新增了2400个学位,极大地缓解永州市中心城区零陵南路片区适龄儿童的升学压力,也满足了更多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像永州市第十二中学这样环境优美、教学先进的校园,在永州市还有很多。优质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背后,是永州强力推进教育民生工程红利的持续释放。
“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更加注重课堂效率,更加注重能力培养,更加注重教育科研,更加注重教育管理。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探索多元办学模式。”
这十年来,永州奋力打造教育强市升级版,出台系列教育“慧”民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变化有目共睹。
让每一个孩子有书读。累计投入120亿元,新建中小学学位35.8万个,8所芙蓉学校如期开学,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成招生。学生资助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和总额连续9年全省第一。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在省级第三轮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中,5个县市区获得优秀等次。
让每一个孩子读好书。围绕教育提质,在全省率先推进农村教学点优化提质,全市1150个农村教学点优化整合为505个,新田县农村教学点优化提质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实施集团化办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东安县集团化办学经验在全省推介;坚持党建引领,创建“三培养、两打造”学校党建品牌 ,党建“四个一”模式在全省推介;创新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日葵工程”,工作经验获得中央有关部门推介。
如今,来到永州百姓家门口的优质资源,不只是教育。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和县级二甲公立医院实现了全覆盖,7所县级医院创建成为三级医院,打造了“2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未来,永州还将以提升医疗能力为重点,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水平健康服务。推进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形成“两主两副+”区域医疗格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疾控体系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基于5G的人工智能中医诊疗平台全覆盖,让更多的人就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上学家门口、看病不出县(乡),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满意指数大幅提升,今日之永州,怎一个“暖”字了得!
“一老一小”倍加呵护,幸福梦想已成现实
“这家养老服务中心办得好,一有空我就来下棋打球、看书聊天,不仅可以结识新朋友,还能吃上只收七元两荤一素一汤的中餐,实在是我们老年人的幸福之家。”家住祁阳市浯溪街道财政小区68岁的居民邓道君,一大早便来到沿江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找老朋友休闲娱乐。
而在距离县城10公里之外的黎家坪镇江边湾村,每天下午放学后,村里的留守儿童之家都十分热闹,附近十几名儿童放学后来这里学习玩耍,村里安排三名党员志愿者当老师,照看孩子做作业和教室的日常管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传出好远。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都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
从2019年开始,永州把持续做好养老服务和儿童关爱保护(简称“一老一小”)工作作为暖民心的政治工程、解民忧的民生工程、增民利的发展工程来抓;作为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四合一”工程,由市委书记带头推动。
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民政、发改、财政、卫健、教育、医保等部门为成员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建立了以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整合部门政策、资源,因地制宜创新举措,探索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公建民营”“公建国营+委托服务”“养联体”等运营模式,优化城乡特困供养机构布局,新建区域性中心敬老院14家,新建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00余个、农村养老服务示范点77个,建立全市统一的四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升级改进医养融合发展、乡镇敬老院提质改造、孤残儿童集中养育等重点项目,把功夫下在通痛点、破难点上,合力解决老小有所养、老小有所学、老小有所乐的问题。
目前,在永州,养老和医疗领域实现了政策聚合、资源整合、服务融合,推动了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家庭流动延伸,全市45家二级以上医院与养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65周岁以上困难老人医疗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
率先推行了县市区集中养育孤弃儿童移交市级福利中心改革,全市孤弃儿童养、治、教、康水平大幅提升。建成村级儿童之家3305个,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88名、村(居)儿童主任3305名;建成18所暖阳学校,对监护人无力监护的在校孤儿集中统一寄宿就读;开设“四点半课堂”,真正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老小有所养、有所学、有所医、有所乐。今日之永州,好一派“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温馨景象,令人欣羡。
文明创建以民为本,百姓生活其乐融融
走进永州市冷水滩区活龙井社区,街巷曲径通幽,车辆有序停放,小游园四处可见绿植花草、凉亭楼榭,3D壁画点缀其中,洋溢着独特的铁路历史文化底蕴。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的“网红打卡地”、湖南省文明社区(小区),曾经却是典型的“脏、乱、差”的代名词?恰如三代铁路人唐吉田老先生所说:“以前不好意思讲自己住在铁路小区,现在小区变好了,看着养眼,住着舒心,小区越来越有味了。”
从“铁路破旧老区”到“历史文化街区”的华丽嬗变,是永州抓实抓细文明创建工作,打通文明实践“最后一米”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从2017年吹响向全国文明城市进军的号角到2021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几年来,永州不仅探索出了全民参与文明创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更打造了文明创建如何真正惠及民生,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永州样本”。
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永州集中有限资金精准聚焦民生“微实事”,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城市“断头路”、园林增绿等市民关注的热点,常态化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善中心城市“一核”发展环境。
创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形成了“县为整体,党委主导,宣传主抓,部门联动,上下贯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格局。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已成立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975个,县级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分别达到79%、88%。2020年,启动“四清四治四化”、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顿、空闲土地合理利用、园林增绿提质、农贸市场提质和整治、打通“断头路”、城区周边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效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大攻坚行动”。
2021年,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三小”“五小”行业、农贸市场、城中村与城乡接合部“五大提质行动”。
2022年,开展永州市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和中心城区城市秩序和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据统计,全市累计办理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文体教卫、城乡人居环境、基层服务平台等领域的省市实事项目196件,平均每年办理省市实事项目达20件,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宋家洲从“城中村”变身“市民公园”,成为潇湘源头的“绿色明珠”;宏平农贸市场从“路边集市”变身“现代超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春晓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社区”,冷水滩区、宁远县被确定为“全省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
这些看得见、感受得到、实实在在的城乡巨变,让百姓看到的了“文创之美”、感受到了创建为民的民生理念。今日之永州,生活环境变美了、居住生活品质提升了,城市文明底色愈加闪亮了。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在民生改善新的征程上,永州再一次按下了“加速键”,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阔步前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绘就一幅又一幅暖心而幸福的民生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