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枚 黄勇平 唐耀华
一份工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就是一份生活保障。
近年来,为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劳动报酬,绥宁县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建立起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成效显著。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绥宁县在邵阳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定为A级,实现了全县根治欠薪工作态势平稳向好。
“‘薪安’更心安。”在绥宁务工的高明松说,“每月能准时拿到工资,就是我最心安的事。”
制度落地,破解“追薪”难题
打开省劳动监察两网化联动管理平台,各在建工地的用工人数、工资支付等情况一目了然,存在异常,便会及时发布预警提示。近日,绥宁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监察员通过该平台,发现一建设项目出现专户预警,随即迅速赶往工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是该项目总承包方受到疫情冲击,出现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监察员马上督促建设方及时向工资专户拨付费用,仅3天时间便将140万元全部汇入专户用于支付下月工资。
欠薪问题频发,主要是因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为此,绥宁县从源头着手,创新出台《绥宁县工程建设项目报备制度》,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委托银行从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全面推行农民工实名制信息管理制,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筑牢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防线”。
目前,该县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资金总额已达2136万元,实名制、专用账户等源头预防制度已覆盖全县所有在建工地。
为加强对企业的动态监管,绥宁县改变以前由人社部门“单兵作战”的方式,而是联合住建、交通等部门,对该县在建工程项目开展“一月一巡检”工作,定期排查和检查欠薪隐患企业,构成由点到面的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消除欠薪苗头。
“通过动态监管,推动劳动监察执法由被动向主动、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绥宁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袁光平介绍,今年该县已累计巡察各类用人单位35家,发现欠薪苗头及时责令用人单位整改,将欠薪扼杀在“摇篮”。
联合执法,形成“治欠”合力
“感谢你们帮我要回了工钱,不然我还在讨薪路上。”8月15日,看着被拖欠的工资到账,在绥宁县城务工的农民工于光胜满是感激。
今年4-6月份,于光胜在绥宁某工地做事,谁料包工头仅付了他一个月的工资,剩下一万多元迟迟没有到位。接到投诉后,该县人社、住建、公安等部门立即联合行动,找到该项目负责人,并于当天如数“还薪”。
为提升欠薪案件办理效率,确保“有案必查、有案必结”。绥宁县不断强化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成立了由人社、公安、住建、交通、农水、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推动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联动联处,形成共同治欠的工作格局。
同时,为了强化惩戒畅通维权“快车道”,绥宁县建立用工单位诚信评价机制,对县内用工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记录,实行绿、黄、红分类评级管理,评级情况与保障(限制)其招聘、用工权利挂钩;不断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形成“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社会治理格局,全县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显著实效。
“以前企业违法成本较低,企业怀有侥幸心理。现在,我们通过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欠薪案件逐年降低。”袁光平介绍,2018年以来,该县组织根治欠薪专项检查7次、检查项目工地270余家、共为787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