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
洣水悠悠,流经茶陵县城以东,由南向西转了一个弯,岸边就是如今的前农村三角坪。
这里坐落着一幢青砖灰瓦、飞檐画栋的赣派古建筑,是南宋至清代茶陵州(县)署衙门所在地。
风雷动,旌旗奋。95年前,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站稳脚跟,为扩大政治影响,解决部队供养,萌发了“经营茶陵”的战略思想。
当年11月18日,趁茶陵敌兵空虚之际,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500余人占领了县城。10天后,州衙大门挂上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牌匾。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由此诞生。
毛泽东亲手缔造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全国县级红色政权开篇之作,成为民主建政的光辉典范,为之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被称为“共和国的摇篮”。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冒蕞 施泉江
通讯员 阳童 罗蔚之
“三十八年过去”,伟人再访茶陵——
1965年5月,72岁的毛泽东主席情牵老区人民,经湖南入江西考察。5月21日,途经茶陵,在县委大院一栋小楼里留宿一晚。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此行,重走革命路,毛主席写下了豪迈壮阔的名篇《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时至今日,当年的小楼,除开25号房被设为历史陈列室外,一直是县委常委会办公的场所。历经半个多世纪,茶陵县委大院未改原貌、不兴土木,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省出有限的资金用到民生改善上。
95年前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如今的茶陵县委大院,时代不同,人民政权的载体不同,却都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底色——以人民为中心。
底色不变,变的是茶陵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
从贫困落后的边区小城,到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美丽家园,今天的茶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正以改天换地的气魄,在这片湘东红土地上,谱写着新时代“旧貌变新颜”的动人诗篇。
1.融合之变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饱含深情。
茶陵,一块浸染英雄鲜血的红土地,为新中国建立牺牲了5万余人,走出了25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进入新时代,让丰富的红色资源焕发新的生命力,是茶陵始终摆在突出位置的大事。
2021年9月,一则喜讯如约而至: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茶陵“融合一个中心四个点”,打造“州县名府·红色摇篮”文旅品牌迈出的坚实步伐。
近年来,该县以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为“中心”,设计红色旅游精品专线,连接湾里红军村、湖口挽澜旧址、列宁学校、毛主席在茶住室“四个点”,奋力建设湘赣边“红色文旅融合区”,让红色旅游、研学“火”了起来。去年,茶陵接待游客达582.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46亿元。
在严塘镇,我们看到了一个经典的“融合”案例——
政府搭台,引入万樟集团等民企唱主角,依托湾里村,精心打造的“中国·湾里红湘赣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园”被中宣部、文旅部确定为中国第8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井冈山—株洲”的重要节点。
同时,在湾里村周边建设“大花海”“大湖泊”“大峡谷”,组成了集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4A级景区——中国花湖谷。
湾里村党总支书记张陈生告诉记者,如今,游客在湾里村参观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等红色旧址、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同时,还能到周边观赏花海绿林、体验田园之乐,并在“红军食堂”品尝“忆苦思甜红军饭”,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红绿融合的“化学反应”,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澎湃活力。中国花湖谷每年解决当地4000多名农民就业,辐射、带动6万多农民增收致富。
有形的红色旧址和无形的红色文化资源也在“融合”。近年来,茶陵组织专家力量,对全县红色文化资源梳理汇总,收集《茶陵县革命斗争史》《茶陵县建党一百周年图鉴》等史料,汇集红色标语、红色歌谣等,建设红色资源数据库……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修缮保护红色旧址的权威依据,更变为茶陵各级理论学习宣讲的“精神养分”。
“努力让红色资源变成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教材,也让红色文旅变成富民强县的支柱力量。”茶陵县委书记邓元连道出了“融合之变”的落脚点。
2.民生之变
舲舫乡官溪村,毗邻洣水,山多地少,原本只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
这些年,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村两委领着大伙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大兴绿色水产养殖,村集体经济突破200万元,村民的荷包跟着鼓了起来。
作为全县创建“三清三小”秀美庭院的示范点之一,官溪村还用活县里拨付的专项经费,引导村民筹资筹劳,清垃圾、清淤泥、清杂物,全面整治村居环境。
如今的官溪村,绿意盎然的小庭院、小菜园、小果园随处可见,垃圾桶、健身器材、太阳能路灯、乡风文明宣传墙画等一应俱全,一派诗意田园的气象。
在村部,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明红正在给村民们上“微党课”,讲述村里的老红军陈宗德的革命事迹。这种活用本土红色资源的宣讲,在茶陵乡村一线层出不穷,引导大家感党恩、跟党走,凝聚共促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民生之变,还彰显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7月12日,茶陵县妇幼保健院,居民谭劲林一脸幸福,为小生命的降生欣喜不已。
还让他欣喜的是,本以为要来回跑许多趟才能办下来的出生证明,只需出产房、上电梯,到保健院的办证窗口就搞定了,新生儿的户口登记、居民医保也能一并办好。
今年,茶陵行政审批局会同多部门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试点,把办证窗口设到医院,让广大“新任爸妈”倍感贴心。
“我孩子明年中考,只有双休日才能来办身份证,可是你们不上班,怎么办?”7月13日,茶陵县洣江派出所接待大厅,居民尹明祥前来咨询。
“请放心,现在全县各派出所都在节假日开设了‘护学窗口’,包括办证等涉及学生的事项都能解决好。”答复他的,是洣江派出所当天的“兼职所长”——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清华。
去年以来,茶陵县公安局在全省首创“学党史做先锋,换位履职当所长”实践活动,组织班子成员分批下沉到基层派出所“换位”履职,警务实效有力提升、辖区群众纷纷点赞。
这样贴地气、暖民心的变化,在茶陵这片红土地上比比皆是。改善医疗条件,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积极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推介的“三道防线”;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拿出“园区办”“异地办”“预约办”“帮代办”等特色举措;化解信访矛盾,建设“信访超市”……铭刻于红色基因中的为民初心,贯穿在茶陵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项举措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中。
3.动力之变
“为人民谋福祉,必须把发展的蛋糕做得更大。”邓元连认为,推动茶陵“旧貌变新颜”,动力变革是绕不开的命题。
“蛋糕”如何做大?动力如何变革?路径很清晰。
“就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结合茶陵实际,完整准确全面地抓好落实。”邓元连说。
今年3月18日,一场特殊的交流会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举行。
与会的一方是中车株机主要负责人,另一方是茶陵“四大家”班子成员和该县部分龙头企业负责人,双方围绕做强茶陵优势产业、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交流之余,茶陵方面的企业负责人“抢抓机遇”,“推销”起自家的产品。
贵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桥平“有备而来”,掏出一个手提箱,展示了开关等产品。“我们公司长期为施耐德电气等全球百强企业服务,希望我们的产品也能用到中车株机的轨道机车上。”
中车株机总经理傅成骏认真查看范桥平带来的产品后,当即建议贵派电器参与中车株机的合作方招标。随后,双方还达成了一系列实质性合作。
这是茶陵借力株洲市去年实施的“振兴湘赣边·央企在行动”活动的生动实践。一年来,以中车株机等为代表的实力央企纷纷走进茶陵,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央地合作步入“快车道”。
茶陵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胡松田介绍,经过多年发展,茶陵在电子信息、材料、家居建材等制造业领域积聚了较大潜力,不少企业处于细分领域头部位置。通过与央企深入合作,不论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还是成为央企产业链的一环,都能为茶陵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以央地合作为契机,茶陵正全力创建电子信息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数量突破80家,产值突破100亿元。
向外“靠大联强”的同时,茶陵不忘“苦练内功”,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强化创新能力。
今年7月,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湖南亿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微晶石墨》。这是茶陵县第二家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企业。
“参与国标制定,体现了国家对我们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认可。”亿润新材料生产总监沈小华自豪地说,得益于县里的支持,企业近年来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难关,综合实力大飞跃。
数据显示,去年茶陵县规模工业增加值34.4亿元,增长16.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下一步,我们将致力做强县域经济和综合发展实力,以一域之光为‘三高四新’全局添彩。”邓元连说。
【青年观察】
为民初心 百年闪耀
朱江凌(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恰如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词句,茶陵的今天,“旧貌变新颜”。
作为青年观察员,我跟随湖南日报采访团一路追寻。我们看到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湾里“红军村”等成为热门“红色打卡地”,看到“湘东最美县委大院”历经半个多世纪未改原貌,看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蒸蒸日上,看到一系列惠民便民举措换来了群众的真心点赞,看到产业振兴在高质量发展中澎湃着强劲动力……
从中,我真切地感受到,红色基因不仅仅存留于茶陵的一座座红色旧址、一处处红色故地,更转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深深融入这片湘东热土,催生出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力量,源自红色基因中百年不改的为民初心。
茶陵的变化,是一个生动缩影。今天的中国,处处闪耀着为民初心的璀璨光芒、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应俯下身子,到一线去、到人民中去,去感悟、去追随这百年闪耀的光芒,用有泥土芬芳、带露水气息的新闻作品,传递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