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 跃上新高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7月0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开文运:镌刻在绝壁上的湘西百年祈愿

  “天开文运”石刻。 汪石凌 摄

  保靖县城酉水美景。 通讯员 摄

  梁厚能

  一

  依偎在酉水臂弯里的湘西保靖县城,乃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所建迁陵县治所,近因里耶秦简中有“迁陵以邮行洞庭”的记载,更增添了这座千年古镇的几分神秘色彩。

  我是保靖女婿,岳父是保靖老街上的人,他们的家距酉水河不远。2013年春节期间,要给岳父拜年,我来到这里。一天下午,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座酉水岸边的小城,使人心情出奇地好。于是,我向爱人燕子提议到酉水河里划船,去看看湘西最大的古代摩崖书法石刻——“天开文运”。

  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当然知道这处闻名遐迩的古代书法石刻,但都是从书刊中间接知道,近距离去参观还没有。在去的路上,我心里竟有一些莫名的激动。

  我与燕子穿过几条巷子,越过正在修建的沿江大道,就来到酉水边。到那一看,冷冷清清的,游船不见踪影,只有几艘小渔船静静躺在那儿。我发现一个船老板模样的人站在船头,喊道:“喂!船老板,我们要租船!”

  船老板漫不经心地答:“我们是渔船,不出租呢!”

  不出租,只好另想办法。我们在岸边上下找了一会儿,还是找不着游船,于是又回过来向那个船老板求助。看我俩心切的样子,他把小船划了过来。

  待我们上了船,也不谈价钱,就问上哪儿去。我说去看“天开文运”,照几张照片就回来。开始还有几分严肃的他,渐渐地话也多了起来。

  小船向河心慢慢驶去,夕阳迎面洒过来,给江面铺上了一层金色。当小船行至一幕白色的崖壁前,便发现距河面三十余米处,从右至左横排阴刻有四个硕大的金黄色颜体楷书:天开文运。

  远远望去,悬壁耸立,字迹醒目壮观,给人以震撼。据我目测,每字高约二米有余,宽约一米八,每字所占面积约有四五平方米。我在湘西大地上行走,还没有见到比这更高更大的摩崖石刻。

  坐在船上,我细细品味这四个大字。其笔画横轻竖重,仪态生威,遒丽刚劲;结体外松内紧,疏密相宜,法度森严;气势庄严雄浑,挺阔恢宏,形神兼备;整幅书法尽显颜体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颜体书法是盛唐书法的一面旗帜,在书法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与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字形越大,越能显示出雄壮之美。我眼前的这四个大字就是如此,其雄壮恢宏的气势与千仞绝壁融为一体。好像这字不是人刻上去的,而是从绝壁上长出来的。

  左边竖排刻有“光绪十七年(1891年)孟夏月刊”九字落款,字径约五十厘米,字体虽仍呈颜体风骨,但与四个大字相比,显得隽秀尔雅,平和中庸。这一大一小,一刚一柔,形成视觉反差,宾主分明,烘托了正文的艺术效果,可谓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根据款识推算,石刻距今有130多年了。我想,在湘西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历了沧海桑田,可谓漫长;但与酉水数千年的文明史相比,又只有弹指一挥间。

  二

  冬日的酉水虽然不太丰盈,但清澈透明。倒影在水里的石壁,字迹清晰可见,好一幅山、水、书法三者交融的和谐画面。

  也不知是何因,落款仅具镌刻时间,而未署书写者及镌刻者姓名,按说距今时间也不太久远,喜欢刨根问底的我,脑海里浮出了许多疑云。

  当然,我想这四字肯定不是无缘无故刻上去的,背后应该有一段故事。我问燕子,燕子说不清楚。我又问船老板,他也只知道经常有作家、画家、记者模样的文化人,坐船到这里拍照。天天划船从这里经过的他,也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

  其实,我是打了提前量的,来之前为了弄清这四个字的来龙去脉,曾查阅过一些相关文史资料,遗憾没有发现任何相关文字记载。我问他们,只是想考考这两个土生土长的保靖人对其有多少了解。

  关于天开文运,地方志没有记载,通过走访保靖城里的一些老者,发现民间传说却不少。

  有人讲,书写者为清咸丰年间北河(即酉水别名)一居士之真迹。居士姓甚名谁,无据可考。这是传说一。

  另一种说法,讲的是相传以前保靖风水不佳,酉水左岸的天塘坡逼近县城,使县城不够开阔,而坡下的狮子洞又张开巨口,欲吞食县城。加上教场滩、孝子岩等不祥风水,严重影响了保靖文风,使保靖出不了人才。而雪上加霜的是,一外地来的新知县,在游览县城对岸的狮子洞时,发现洞内有一石笋,形态奇特,遂命人偷凿密运至县衙,准备日后带回老家。不想,这一可耻行径被保靖县城的有识之士觉察,认为此举败坏了保靖风水,遂找县太爷论理,几经交涉,知县不得不答应乡绅们提出的条件,即在狮子洞下的绝壁上镌刻“天开文运”四字,来挽回被破坏的风水。该知县觉得此事不太光彩,为顾及名声后患,故在镌刻时未敢留下姓名。

  第三种传说,是讲县城以前有一个叫黄海楼的豪绅,曾官至四川布政使,虽门庭显赫,家境富有,但膝下无子可继承家业。一日去狮子庵求神赐子,抽得一签,签语为:“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善人多。”黄氏看后,顿时若有所悟,回去后即遣人刻下“天开文运”四字,意在积善行德,荫及子孙。

  还有一种传说在民间最为流行。清光绪年间,县城罗氏兄弟赴省城参加乡试前,其父请一风水先生预测儿子乡试结果。风水先生站在河码头看了一番,神神秘秘地语道,罗氏兄弟文理通达,应试并不艰难,唯保靖有大山阻隔,恐文运难开啊!唯有一法可以破解,就是在启程离县的城北酉水码头对岸崖壁上镌刻“天开文运”四大字,感动天上的文曲星保佑。

  为了儿子的前程,罗父依言,遂援引工匠扛木立架,清理崖壁,刻字祈愿。初选本省文化名人、道光进士何绍基字体,嫌其骨风清瘦,不足醒目,后改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字体,经放大若干倍后贴在石壁上,再行刻凿。十多位能工巧匠腰缚棕绳,悬在崖前,手握铁锤与钢錾,奋战六十余日,方大功告成。这年罗氏兄弟果然同科中举,传为佳话。这个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说是罗氏兄弟叫方城、方尧,于光绪十七年乡试双双同科中举,捧着皇帝封匾衣锦还乡,欣然题写“天开文运”四字,请人镌刻于石壁。

  第一种传说过于简单,第二、第三又过于牵强,我认为第四种应接近事实。

  正史无考,给民间传说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没有去作更广泛的收集,也许在民间还有更多的传说。这些故事的流传,虽然版本不同,但都反映了保靖人,乃至湘西人对文化的尊重,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三

  “天开文运”刻石之后,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保靖文运亨通,人才辈出。这些杰出人物中,有清道光二十三年丁酉科举人、毛泽东的国文教师袁吉六,清光绪年间秀才、留日学生会会长、早期同盟会会员宋运清,曾就读北京交通大学、承李大钊直接培养的早期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米世珍,曾就读北京大学、受李大钊直接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成员、革命烈士姚彦。紧接着还有以长篇散文《娘》名世的著名作家彭学明,中科院院士、科学家彭司勋,奥运冠军杨霞、向艳梅等等。

  试想,在陆路交通闭塞的年代,因门前这条酉水的便利,保靖人坐上一条船就可通江达海。他们走出码头,就会低头不见抬头见那“天开文运”四个大字。

  文化的潜移默化,有着极强的穿透力,总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保靖人。我想,袁吉六、米世珍等这些近代保靖人中的杰出人物,当年也许就是高声读着“天开文运”四字走出了酉水,到了山外的世界。

  还有一位不是保靖人。名叫沈岳焕、后改名为沈从文的文学大师,当年也是从这码头,从这“天开文运”大字下坐船走去山外,开始进到一个使他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去学那永远学不尽的人生。这一年是1924年(一说1923年),他刚刚22岁。

  沈从文三年前离开家乡凤凰,从常德溯酉水而上来到保靖,到凤凰老乡、“湘西王”陈渠珍的土著部队里当书记员。那时“天开文运”四字才镌刻30年。

  在保靖生活的近三年时间里,他曾经常去“天开文运”上边的狮子庵里听他的姨父聂仁德先生讲解历史和哲学。聂仁德是与曾任民国内阁总理的熊希龄同科的进士,当时是统领官陈渠珍的先生,为人宽厚,知识渊博,而且非常有趣味。沈从文跟他学到了不少知识。

  在保靖,沈从文因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得到陈渠珍的赏识,得到相对优越的地位,因此他更加努力写字。他在5个月内光字帖就花去了17块钱。当时,沈从文觉得世界上最使人敬仰的是王羲之,将来自己也要以书法称雄天下。

  就是在保靖的这段时间里,他看见了《新青年》这类进步刊物,接受了进步思想,于是他放弃了过去要当书法家的理想,毅然身挎简单的行囊,怀揣不多的盘缠,从“天开文运”下走出了酉水,最后写出了《边城》《长河》等不朽名著,成为享誉中外的一代文学大师。

  保靖的确是沈从文人生转机的地方。我有理由相信,“天开文运”应给沈从文以莫大启迪,从而使他弃武从文,为后来成为文学大师作了启蒙和铺垫。

  保靖的这段生活,给沈从文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后来他写下了《保靖》《一个学历史的地方》《一个转机》《白河流域的几个码头》等脍炙人口的散文。但有些奇怪的是,沈从文在这些散文以及其他作品中,为什么只字未提到“天开文运”四个字呢?而他未曾到过的保靖上游的里耶、八面山却写有文字。是他不愿提及,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天开文运”,一个百年祈愿,不知承载了多少梦想。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其背后的故事,也听不见先人们在知识蛮荒年代对知识的呐喊,但他们早已不去向上天乞求,而是用自己的琅琅书声和脚踏实地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县城里,有个青年教师开了一个“天开文运书法室”的博客;县作协的一群文学爱好者,创办了一份《天开文运》的文学期刊……

  “天开文运”无穷的书法魅力,更激荡着我的思绪,使我流连忘返。当我们划船返回时,最后一线余辉涂抹着保靖县城。从水边开始生长的沿江大道的长长护堤,像一堵古时都城高高厚厚的城墙,倒映在清澈明净的酉水河里,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