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成都七中高考710分理科笔记,独家售卖……”6月28日下午,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门口,有人拿着喇叭高声叫卖“学霸笔记”。据一名填报了北京理工大学志愿的学生透露,售卖的资料是自己高一到高三整理的笔记,目的是想将学习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
“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但学生和家长也需理性对待“学霸笔记”。一方面,学习笔记是一个人长期学习经验的积累与总结,里面不仅包含着学习方法,而且还蕴含着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换句话说,“学霸笔记”所具有的“个体差异”,对当事人自己有效,但不意味着对其他人有用。此外,学习也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过程,它综合了个体素质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和个人兴趣爱好等多方因素。我们虽然不否认“学霸笔记”的作用,但也不能对“学霸笔记”盲目推崇。
更加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准高三的学生来说,已经在经年累月的学习中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换上“学霸笔记”里的思考方式,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学霸笔记’可以作为学习的参考,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揭开热捧“学霸笔记”的“面纱”,背后涌动的其实是对速成“学霸”的渴望,这本质上仍是应试教育的症结。考试终归是考生自己的事情,与其尽信别人的“葵花宝典”,不如努力探索合适自己的道路。如此,才能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