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6月2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生命的风景在画里

  《高原雪域唐古拉》,纸本设色。

  姜坤。

  他生命的风景在画里

  谭谈

  今晨一醒来,打开手机,送来一张难以置信的讣告:好友姜坤远行了。

  这怎么可能?就在前几天,在李自健美术馆,参加柯桐枝画展时,我们还坐在一起,相互问候致意。他颇真诚地对我说,我经常看你写的小文章。我知道,我的这些玩着写、写着玩的小玩意,多是发在微信上的。这才几天呀!他不打招呼就走了。人的生命真是太脆弱了!

  我和姜坤、郑小娟这对画家夫妇是老朋友。我们相识几十年了。大约在1979年或是1980年,我刚从煤矿调到《湖南日报》文艺部不久。一天,姜坤喊我去看他画的一张画。他画的是一个煤矿工人。他想听听我这个煤矿工人对这张画的意见。他们当时住的房子很小,他作画的地方更窄。依稀记得那是一楼,屋里光线很暗。我认真地端详那张姜坤刚刚画就的画,记不起自己对他说了些什么了,但那情景却一直留在我的心头,一晃好几十年过去了。

  1940年,姜坤出生于邵阳市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他从小热爱美术,还是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学习木刻。1957年,他创作的木刻作品《赶上他》,发表在《湖南文学》和《湖南日报》上。1963年,他从湖南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我家门口的涟源四中任教。不久,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湖南厅要创作大型壁画,他被省委宣传部抽调到壁画创作组,创作了壁画《南岳》《洞庭》。

  1968年至1970年,他还被抽调参加湖南革命纪念地历史画创作组,创作了《泥木工人大罢工》《毛主席1927年回韶山》。1980年,他以出色的创作成绩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

  在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陈列馆里,有一幅100个平方米的巨型壁画《人神世界》。其气势之大、画面之精到,让参观者为之一振!这,就出自姜坤之手。

  艺术家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艺术风格。只有这样,才有了自己真正的艺术生命。而要达到那个高度,又要付出何等艰苦的努力啊!

  1973年以来,他一直奔走在湘西和黔东南的苗乡山寨之间,细心地品读、体察那块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厚实的生活积累,使他的画笔语言有了大的变化和升华。在《湘黔行旅》一批画作中,木屋、人体、吊楼、栈桥,有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跳出、超越了传统的乡土风情画的框框,呈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大美,表现了独特的人文审美精神。

  那一次,他喊我去参加他的画展。我站在他用水墨建造的那一栋栋湘西山野间的吊脚楼前惊呆了。画上是山寨的冬景,那一栋栋吊脚楼屋顶上他用笔墨铺上的白茫茫的雪,竟如此逼真,仿佛还有丝丝寒意扑面而来。春天的山寨,笋在拔节,花在盛开。山溪里流水,似乎还能听到哗啦啦的声音。站在清溪边浣衣、洗头的山姑村妇,一个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山、水、人、楼,一切都是鲜活鲜活的。

  从1988年起,姜坤先后四次到长江源头考察。长江源头和长江两岸特有的风情,令他陶醉,也给予了他丰富的创作养料,创作了《长江溯源》系列作品。2019年10月,姜坤已是八十高龄,他第5次赴西藏采风、考察。高龄行走高原,这要多么大的勇气!有付出必有收获。这次进藏归来后,他的画作,达到了苍中见润、神秘博大的境界。从笔墨语言、空间结构和精神品格,都有了极大的升华。

  大约在几个月前,我在老家的乡下,接到姜坤夫人、画家郑小娟发来的微信,说他们夫妇要在李自健美术馆联合办一个回顾展,展示两人几十年来走过的艺术道路。希望我能参加。我连忙从乡下赶回来,为这对高龄的画家朋友出色的艺术成就鼓掌喝彩。

  我走入展厅,看到姜坤高龄骑马行走西域高原的巨幅留影,以及他此次采风创作的一张张大画,画面展示西藏高原的辽阔,那高天、厚土、旷野、雪峰;那牦牛、草地、清流……景物的生动、场面的气势,更是令我震撼。

  站在他这次走高原创作出的反映西域风情的巨幅画作前,想起他冒险行走万里长江,攀登西域雪山,这不能不让我强烈地感觉到,他在登高,在攀登,在冲刺!在向生命的高峰攀登!在向艺术的高峰冲刺!

  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在这个画展上,我还看到了40多年前,他喊我去让我提意见的那张画煤矿工人的画……

  那次夫妇联展,小娟的一批工笔画,其女性温柔、清丽、细腻的艺术风格,也让我获得了另一种艺术享受。

  作品,是艺术家的生命。姜坤,82年的人生征途上,有65年在作画。65年的艺术创作中,《湘黔行旅》和《长江溯源》两个创作系列,是他两次创作追求中获得的两次艺术升华,是他艺术生命中的亮点。

  “以人为本,以艺为本”,是姜坤的创作理念。他治学严谨,一生注重绘画理念的学习和研究,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立了有自己个性的笔墨语言和风格。放而不空、细而不腻,追求整体的精到。这两大系列的创作的变革,并非只是对中国画形式和技法的探索,而是画家投入了生命的激情,使他的中国画“从传统走向了现代”,记录了一个画家对祖国,对家乡,对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

  姜坤不仅一生重视艺术修养和积累,也注重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积累。这是很多画家无法比拟的。记得上世纪80年代,他在《芙蓉》杂志上发表过中篇小说。散文也写得非常漂亮。1988年,他游历我国名山大川后,出版了《名山画稿》一书。书中除收有他创作的100多幅精致的画作外,还收有50篇精美的散文。

  他远行的信息是他的夫人、画家郑小娟发来的。我不信,即回复:实难置信。小娟才回我一条短信:脑溢血。刚画完一张五尺的大画,太兴奋了。

  从小娟发来的短信来看,姜坤是在创作完一张使自己满意的作品后的兴奋心情中离开我们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从这个角度讲,他是幸福的。

  这一天,是2022年6月17日12时44分,画家的生命定格在82岁。

  姜坤的生命风景,在他大气、独树一帜的画作里。他的生命在他的作品里永恒!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