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6月11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助力湖南全面“走出去”

  刘永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湖南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腹地,推进多语种、小语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刻不容缓。我省高校应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调整当前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突出特色,打造高质量外语课程体系;强化与国外合作办学,推进外语教学提质升级——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助力湖南全面“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人才支撑。

  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亟待破解非通用语种、小语种人才匮乏问题。近年来,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落户湖南,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我省已建成18个国家级园区、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4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接“一带一路”的试验田和资源库更加完备。当前,湘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存续企业277家。“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有53种官方语言,湖南高校外语专业招生语种只覆盖其中10余种语言,局限于通用语种、大语种,缺少对亚非拉、中东欧非通用语或小语种的关注。鉴于此,我省应对现有外语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调整,扩大外语教育语种,大力培养融学科、专业、语言素养于一体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一是在夯实现有外语语种教育基础上,重视和支持非通用语种和小语种专业建设。目前湖南开设4个以上语种教学的高校屈指可数,基本以英语为主,附带一到两个小语种。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布局,推进非通用语与小语种等多语种专业建设向体系化、特色化发展。二是优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外语人才培养须与国家对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战略需求相契合。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外语专业仍采用传统的以“语言+文学”为主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低下。应鼓励支持高校开设“多语种+”的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突出特色,打造高质量课程体系

  我省高校外语教学应大力提高质量,其中要特别注重突出各校办学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推进通识教育和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打造“多语种+专业”课程体系,鼓励开设跨专业跨学科交叉课程,为培养具备多语言交际能力、全面的区域国别知识、有良好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外语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构建“多语种+思政”课程体系,注重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人文底蕴和家国情怀;二是构建“多语种+专业”课程体系。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将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与多语种课程交叉融合。注重培养“通用语种+非通用语种”复语型人才,发挥多语种优势,满足国家外交外事、商务领域及国际组织的人才需求;培养“多语种+”跨学科人才,包括“多语种+经济”“多语种+政治”“多语种+区域国别”“多语种+新闻传媒”等,满足国家对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

  合作办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外语教育最具开放性特征,必须有全球视野,绝不能关起门来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应成为促进湖南高校非通用语种、小语种等教学提质升级的重要方式。

  一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间深度合作。参与沿线各国大学校长交流访问、教师及管理人员交流研修,开展教师培训,加强先进教育经验交流,助力沿线各国优质教学仪器设备、教材课件和整体教学解决方案输出和引入,探索与沿线国家高校联合培养学生。二是以国家公派留学为引领,推动更多湖南学生到沿线国家留学,完善全链条的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体系,鼓励留学人员回国效力尤其是为国内外语教学效力。三是我省有条件的高校可探索开展境外合作办学,大力培养熟悉当地文化、精通双方语言、拥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我省在能源、金融、先进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重点领域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助力湖南全面“走出去”。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日语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