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 跃上新高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6月1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儿时小人书

  马珂

  前些日子去逛旧书摊,看见几本儿时喜爱的小人书,不禁喜出望外。全部买下逐一翻看,曾经的过往便清晰地在脑海里逐一浮现。

  小人书又称连环画,其特点是开本小,以连续的图画配以简短的文字讲述故事。翻阅者无论识字与否,几乎都能看懂。在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由于文化生活的单调和匮乏,小人书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与精神食粮。

  第一次见小人书,是父亲在我记事后领我进沅陵县城的时候。当年我家住在离县城约二十里路的一处叫作茅坪马家的小山村。有年夏天,我被父亲领进了县城。在陈旧低矮的新华书店前,我看见了位于街角的小人书摊和围坐在书摊四周看书的孩子,一下子就被这样的场景迷住。向父亲提出留下来看书的要求后,父亲给了我几毛钱,交代我在原地等他,待办完事再来接我。

  徘徊在一本本巴掌大小、内容各异、有序夹挂在一根根细铁丝上的小人书前,看得我眼花缭乱。这些小人书,既有根据中外名著改编的《三打白骨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有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滥竽充数》《东郭先生》,还有根据英雄人物改编的《黄继光》和《邱少云》等。书摊四周排放着几张矮脚木质条凳,一位上年纪的老人坐在摊旁,按书的厚薄收取一到两分钱的硬币作为租金。

  那天起,我对小人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父母或爷爷进城,总盼着他们能给我带几本小人书回来。后来父母又一次把我领进县城,我在电影院门前的小人书摊一坐就是大半天,直到黄昏才随父母回家。那种出自心底的愉悦感,至今难忘。

  据史料考证,小人书兴起于民国时期。1925年至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先后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封神榜》等64开本连环画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图画的通俗性,小人书得到了长足发展。1955年到1962年,由董子畏改编,丁斌曾、韩和平绘画的10册套《铁道游击队》陆续出版。此后,不计其数的画家投入到小人书的创作之中,使之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因了小人书的影响,我从小就爱上了看书,上学后《语文》成绩一直比较突出。上初中后,作文常被老师拿到班里作为范文讲评。同时我还因小人书培养出绘画的爱好,没事就拿着铅笔临摹小人书上的图画。高中毕业时,我临摹的画稿足有两百余幅,并带着其中一些自以为不错的画稿独自一人乘12个小时的长途客车从沅陵县城到长沙报考湖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因该校当年为定向招生,我未能如愿。

  绘画最刻苦的时期是在乡村任教的那些日子。课余时间,总是在画架上涂涂画画,并给自己定下每天一幅素描的目标。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就带上水和干粮,背起画夹外出写生。画山画水画人物。那个时候,我的住房四壁贴满自己的画作,像个小型美术展览馆。印象较为深刻的两件事:一是给小镇上的一家私人理发店画发型图,每张收费五元。当年流行的男式女发、女式男发等,一共画了八张,拿到了四十元费用,我兴高采烈地邀请一帮与我一样爱好绘画的友人下馆子饱饱地吃喝了一顿。二是给镇子上的一家私人照相馆画背景,获得了四十五元工钱。

  让我放弃绘画爱好的是一次展览。当时教育办通知我多拿一些画稿以供怀化地区教师美展选用,我便精心挑选出几十幅作品上交,不料画稿上交后便再没回音。我几次催问,答复是我的画稿在邮寄过程中不幸丢失,无法查找。

  我多年以来辛辛苦苦画出的作品,就这样无影无踪了。这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此放弃了这一爱好。不过,我却深深地爱上了文学创作,并开始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作品。这也与我从小受到小人书的启蒙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