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6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吴楚 朱建轩)“万丰湖就是一个巨大的‘海绵体’!”6月7日,株洲市天元区万丰湖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湖水体面积1000亩,与湘江相连,建有循环系统,水多时开闸放水,水少时则从湘江补水,山体公园和植被能有效蓄水,整个片区水生态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株洲已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16个,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4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比例27.5%。近日,财政部公示2022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评审结果,25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示范城市,株洲位列其中,是湖南这次唯一上榜城市。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株洲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先后编制海绵城市、初期雨水治理等30余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等60余项行政规范文件,制定覆盖海绵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的10部地方标准。《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已纳入立法计划,并形成立法草案。
“先行先试,让株洲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城市。”株洲市住建局局长何安国表示,将以此次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统筹老工业城市“海绵化”与城市更新协同推进、都市圈生态共治、“洪涝污”系统化治理、全要素精细化管控等4方面工作,投资82.9亿元,推动实施160个项目,力争将株洲打造为海绵城市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