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6月0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高校应努力推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朱艳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当前,国际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特征仍然明显。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推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展示真实的中国、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高校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新时代高校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助力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现实需求和要义所在。作为学术研究重地,新时代高校应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这一项系统工程中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一方面,应致力于提升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术语是构成话语体系和思想表达方式的符号,是运用本民族知识来理解其他民族、传达本民族思想的基础工具。中国核心术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核心词,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理解结构。高校应做好核心术语概念的挖掘、阐释、翻译和表达工作,努力为中国话语体系奠定基本的知识框架和语义基础。另一方面,应以“融通中外”理念做好教学与研究工作。高校教师既要“不忘本来”,在教学与研究中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也要坚持“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对外来术语进行重新定义与表达,努力打造出既具中国特色又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平的话语体系。

  探索完善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对外传播人才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无疑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主体。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存在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陈旧、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应加快完善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一是规范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高起点、多层次育人体系。牢固树立“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国际传播协同机制,构建打通专业教学、基础科研、现实需求和行业实践的高端复合型育人体系。二是规范课程设置,健全课程体系。改变现在学科单一的传统型涉外教学与研究模式,用学科交融、跨界协同的模式探索新方案。创新设置新媒体应用技术、新闻传播、中外文化、外语等课程,实施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专业通识教育,培养高质量对外传播人才。三是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针对一些高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实践创新能力较薄弱问题,应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适当减少对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薄弱的课程;加强校企、校地合作,鼓励师生走出校园,增进与媒体、对外传播机构的交流互动;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现实、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用好对外传播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国文化迎来了“走出去”时代。然而当前外国文化输入仍远超中国文化输出,文化对外传播状况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不相匹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高校教师通常拥有开放的视野、扎实的外语基础和良好的沟通表达技能,具备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高校应切实引导教师在将外国先进文化“引进来”的同时,充分利用出国访学、国际交流、学术研究、给留学生授课等时机,注重依托网络媒体等新型传播平台,向世界讲述兼具民族特质与时代特色的中国故事。要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