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5月3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过度包装立规矩 让过节食品“轻装上架”

  郑建钢

  月饼和粽子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超过三层;售价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包装成本占售价比例调减为15%;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且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为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近日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将让月饼、粽子等包装“轻装上架”。

  尽管制止“过度包装”是讲了多年的老话题,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每逢佳节,月饼、粽子等总会被商家穿上“华丽的外衣”,标上昂贵的价格,走入消费市场。甚至有商家通过使用贵重材料、混装高价值商品来给粽子、月饼提高“身价”。粽子、月饼等过节必吃的大众化食品,在商家“精心装扮”下,逐渐失去了“原汁原味”。

  过节食品之所以过度包装,关键在于市场有需求。每逢年节,总有部分消费者喜欢用礼盒“聊表心意”,在“买的不吃,吃的不买”的潜规则下,趋利的商家便在包装礼盒上大做文章,导致“礼盒比食品本身还贵”的现象出现。如此做法,某种程度上是当前社会上攀比、炫耀之风的反映。

  过度包装除了让大众食品不再大众,还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大部分是过度包装产生的。可见,治理过度包装绝非小题大做,而是迫在眉睫。从长远看,任由过度包装发展下去,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也有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气的养成。

  口碑靠包装堆不出来,面子靠包装撑不起来。厂家、商家应该推出更多包装简约、售价实惠的食品,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也应摆正心态,过一个朴素、清爽的节日。如此,包装才能回归本义,商品才会回归价值本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