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严万达 黄柳英
◎ 村庄剪影
湘山街社区是在2016年由永州市冷水滩区牛角坝镇湘山街居委会、长冲村、牛角坝村、新沙洲村合并组成。曾因耕地少、产业弱、基础差,湘山街社区成为贫困村(社区)。
为走出贫困,镇、社区干部冲在前面,“农二代”返乡创业带动,居民奋力自强,建起优质稻基地、蛋鸡养殖场、罐头厂和光伏发电站等。路修通、水引来、楼立起、树栽下,昔日贫困社区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2.6万元。
◎ 带您“打卡”
初夏的湘山街社区,山环水抱,翠绿掩映。
千亩稻田里,张春刚仔细察看早稻长势;藠头基地,谭德荣指挥居民管护;蛋鸡养殖场,王俊卿带领居民将鸡蛋搬运上车……
冷水滩区牛角坝镇党委书记文东升介绍,湘山街社区越来越多的“农二代”回归农村农业,他们抬头有星空,低头有土地,心中有家乡,带着新思维、新科技、新力量驰骋田野,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农人”,绘就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1. 流转1600亩农田,“爱玩”青年变身种粮大户
机声隆隆,中稻插秧忙,现代农业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80后”张春刚带着多名年轻的农机手,驾驶插秧机来回穿梭,稻田里不一会就铺满了嫩绿。
与“农”共舞7年,张春刚变得黝黑精干,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但说话间仍不改爱玩的本性。
“留着一头齐肩发,开网吧只为方便玩网游。”初中毕业后,张春刚开始闯荡社会,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爱玩爱耍酷。
和张春刚一样,社区不少年轻人一离开学校,就告别了农村。
湘山街社区处于丘陵地带,人均耕地才1亩多。穷地方留不住年轻人,曾经寸土必争的责任田,变得无人问津,只有老人在坚守。
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富起来,成为摆在镇、社区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5年,“土地流转”新政的春风吹进牛角坝镇。镇、社区干部觉得,该重新打量土地,请回在外能人,带领乡亲们致富。
面对镇、社区干部邀请,社区居民王小珍心底的“田园梦”被唤醒,她动员儿子张春刚回家规模种粮。
种粮不赚钱,王小珍有过切肤之痛。上世纪90年代初,王小珍种植20多亩双季稻,全靠人力畜力耕作。没日没夜劳作,仅换来微薄收入,不得不经商另找出路。
明知农业苦,偏要回农村。母亲的决定,深深触动了张春刚血脉深处的乡土情怀。
2015年下半年,在各级政府支持下,这对母子搭档,成功流转1600多亩土地种水稻,成了牛角坝镇最早的一批种粮大户。
“让种田更轻松快乐,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踏上种田路,张春刚志当“新农人”,善用新科技,摆脱靠天吃饭,用“玩”的心态做农业。
张春刚投入400多万元,新建育秧大棚,购置7台插秧机、6台抛秧机、20台耕田机、3台无人植保机以及烘干设备等。
为适应大型机械作业,冷水滩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等。湘山街社区良田成片,阡陌纵横、路通渠连,旱涝保收。
与母亲当年种田相比,张春刚用“智慧”种田——育秧有工厂化流水线,田间管理有植保无人机,收割有联合收割机,田间满满“科技范”。
张春刚还四处“取经”,积极参加由各级农业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和交流会,并远赴中国水稻研究所求教。他生产的垦优1683、野香优丽丝等优质稻,畅销两广。2017年,种粮纯收入50余万元。
“种粮想赚钱,就得当‘大户’!”张春刚母子土里掘金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社区掀起土地流转热潮,涌现种田大户18户。
湘山街社区趁热打铁,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一块块抛荒地,成为“新农人”抢种的“香饽饽”。
“全社区5000余亩农田基本流转出去了。”已将种粮棒交给儿子、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的王小珍说,“农忙不见人”成了田野新景象。
2017年底,湘山街社区实现脱贫摘帽。社区党总支和驻社区工作队开始探寻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产业密码”。
2.兴办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土地流转盘活了田地,居民干劲提上来,社区焕发新活力。
居民期盼补齐产业短板,做实“空心村”,让居民稳定增收,让集体有钱办事、腰板更硬。
没有资源优势,富民产业如何起步?驻社区工作队队长、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唐维介绍,坚持政策推动、能人示范、企业带动,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社区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兴办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
张春刚当样板、作示范,成立两家专业合作社——小珍种养合作社、兴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居民流转土地给合作社得租金,入社务工得薪金,60多户脱贫户稳定增收。农机合作社整合社区农机手和农用机械,直接带动社区及周边乡镇3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同时,社区瞄准绿色农业,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有机生态。
一座全程智能化的蛋鸡养殖场耸立社区旁。走进鸡舍,闻不到传统养鸡场的异味,清凉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
张春刚依托水稻种植,率先打造“优质稻+蛋鸡”生态循环农业,鸡粪堆制成有机肥肥田,优质米糠作为饲料喂鸡,实现种养结合、循环生产。现存栏蛋鸡10万羽,年创产值1500万元。
居民选出好班子,社区“两委”成员个个像“拼命三郎”,资本纷至沓来。
湘山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藠头基地,葱葱绿绿,居民正忙着除草。“湘山街社区是我农业梦想起航的地方。”公司负责人谭德荣感慨。
杨村甸乡“80后”谭德荣,在外从事农产品初加工多年,小有所成。2018年,时任湘山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亚萍主动登门,邀请他来湘山街投资,并给出解决厂房等优惠条件。
即将退休的张亚萍,抓产业的一腔激情打动了谭德荣。不久,谭德荣创办的湘山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建成投产,以柑橘初加工为主,现年产值600多万元。
在社区支持下,谭德荣还和张春刚等种粮大户合作,采用“水稻+藠头”的轮作模式,发展藠头种植400亩,年创产值1000万元左右,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有效增加土地经济效益。
不甘心只卖初级产品赚取微薄利润,谭德荣正在建设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藠头基地,打造全产业链。今年下半年,他打算将藠头种植规模翻倍,扩大至800亩。
产业升级,需要更多“新农人”挑大梁。镇、社区将“新农人”培训课堂开到田间地头。“新农人”信息共享、互帮互助,湘山街社区冒出荷花基地、蔬菜基地、养鱼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从单一种植业到养殖业、休闲农业全面开花,昔日“空心村”做大做强产业,焕发勃勃生机。年轻人回归农村,外乡人也慕名而来,投身现代农业。
3.外出务工青年纷纷返乡,描绘现代乡村新画卷
听着蛙鸣,闻着稻香,夏日田园充满诗意。“80后”伍德文心中的幸福,与千亩稻田里翠绿的秧苗一同拔节生长。
伍德文17岁就外出打工,成为流水线上一名普通工人。受疫情影响,2021年,他回乡跟着张春刚种粮。因吃得苦、霸得蛮,今年被张春刚邀请当合伙人,专门负责田间管理,成了乡亲们口中的“伍老板”。
伍德文有使不完的劲,每天都要到田间转转,不放过田间管理任何一个细节。“乡村振兴,关键还要靠我们自己。”伍德文说。
“90后”王俊卿家因病致贫,他在外打工多年,没攒下钱,被母亲张满凤喊回来。母子俩用扶贫贷款入股村里的蛋鸡养殖场,并在养殖场务工,两人月收入达1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回得来,能就业。谭德荣的扶贫车间和藠头基地常年用工170多人,留守妇女顾家、赚钱两不误。
走出去,闯市场。张春刚带领农机合作社社员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最远跨区作业到广西,一年毛收入达2000万元。
驻社区工作队用心用情帮扶,集体经济得到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给力,曾经的“脏乱差”变成了“洁净美”。社区新楼林立,道路纵横,花木扶疏,沿江风光带景色怡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家乡富了、美了,赚钱不用去远方。更多年轻人回来了,种植养殖,敢于探索,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锐力量。
“农地不仅是地,还是风景、是文化。”3年多前一次外出培训之旅,让张春刚见识了外地休闲农业的繁荣,他计划大力发展以稻田文化元素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打造富民兴村新亮点。
农村舞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湘山街社区“新农人”用热爱和坚守,描绘未来乡村新画卷。
◎ 青年观察
“新农人”C位登场
黄彩燕
(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学生)
启动、给油、拉杆……从未想过,我有成为一名“机车手”的潜质。听上去是不是有些奇妙?只不过我的赛场在田野,开的是插秧机。此次我作为湖南日报青年观察员,走进冷水滩区牛角坝镇湘山街社区,体验了一段“新农人”之旅。
“后头补一下‘货’,给它们整理下‘发型’。”在田野上,“新农人”张春刚手把手教我给插秧机加秧盘。他偶尔会幽默几句,大部分时间则埋头做着手上的工作。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传统农民的勤劳和坚韧。不同的是,在他这里,种田充满了“科技范”:温室育苗、自动喷淋、无人机撒药……
站在湘山街的田埂上,层层叠叠的绿意让人心旷神怡。在多年前,由于种粮不赚钱,村里抛荒严重,乡亲们只得外出打工谋生。而立之年的张春刚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放弃风生水起的事业,跟随母亲回到家乡,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用青春在田野作画。
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像张春刚一样高素质的“新农人”C位登场。他们带着新技术、新思维回到乡村,让传统农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有了科技“加持”,现代农业变得轻松有趣还很酷,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新农人”各显神通,龙腾虎跃,让农业“出圈”、农民致富。
作为传媒学子,我应该做到心中有时代、脚底有泥土,用文字和镜头去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今年暑假,我打算走访更多扎根山乡、专注乡村的“新农人”,聆听他们在乡村振兴路上的故事,去看看一个个村庄院落正在发生的喜人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