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 湘村新时代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5月2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迅遗产的价值

  孙郁

  鲁迅“精神话题”在当代继续延续,看看《读书》《收获》杂志近些年最有分量的文章,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但90年代的鲁迅“精神话题”并不像80年代那样形成了一股主潮和合力。在90年代,鲁迅思想在文坛上被各种力量所稀释了。

  王朔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纳入流通领域,变成消费文学时,竟然也从鲁迅那儿寻找依据。他的洞明世事的聪明与学识上的不足,竟然在某些题材的处理上,与鲁迅巧合。《我是你爸爸》的内蕴在深层的话语里,弥漫着的是鲁迅当年关于怎样做父亲的主题。

  王朔消解了鲁迅身上的忧郁与沉重,他把“五四”后在知识者中形成的使命感推到了一旁,以市井中的游戏与调侃,去肢解鲁迅当年面临的苦难,至少在平民化与大众化上,走出了别致的一步。王朔在单纯与浅薄之中,并不掩饰这一代人的无奈。但他的话语结构的最后结果,却使人们从另一角度看出鲁迅的无法绕过的价值。

  王朔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我以为鲁迅模式便是一种印证和参照。王朔抽走了中国人的神圣的精神,当他打碎一切旧的偶像时,连同人的生命的内驱力——精神价值,也一起驱走了。

  与王朔形成鲜明对照的张承志,则肢解了鲁迅传统的科学理性的一面,从更为原生态的生命意志中,去张扬反抗俗世的精神。在根本点上,他走的是一条反工业文明的宗教情感的道路。张承志似乎不相信科学理性会给人带来福音,往往从远古的遗风与宗教的教义里,去谛听人性的声音。这不是鲁迅在科学哲学与德国哲学启示下的人文主义理性,而恰恰是反人文精神的宗教情感。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在王朔和张承志这里,牛顿力学时代对理性和确切性的渴望被消解了,爱因斯坦时代的雄浑、壮阔的精神之光隐退了。鲁迅当年精神世界中的德国浪漫诗学精神与俄国文化传统,乃至魏晋风骨,也统统以另一种方式被代替了。我从这种文化的现象中,确实看到了一种精神的变异。一方面不得不延续着鲁迅的精神话语,另一方面又在远离鲁迅精神的内核,这种文化的脉息,缺少了一种神圣与平和,缺少了多元意识下的健全理性。

  应当说,“人文精神”话题的讨论,至少在文化价值承担与现代科学理性思索方面,显示了当下文学应解决的问题。恰恰是“人文精神”的讨论,再一次把鲁迅“精神话题”明确化和深入化了。

  迄今为止,人们对王晓明等人发起的“人文精神”失落问题的讨论,仍有相异的看法……

  “人文精神”的讨论在立论的基点上,自有它矛盾的、还未自圆其说的地方,但它向商业潮流下的文化发出的警示,自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我相信这是多元文化开始的一种象征。如果仅仅以王朔那样的“躲避崇高”的文化矗立在文坛上,而没有纯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呐喊,殊是可怕之事。“人文精神”讨论中所扩散出的忧郁,至少对大众文化的热潮,是一针清醒剂,它的拒绝媚俗、警惕物化的意识,在我看来,有着不小的价值。中国知识分子欲在新的环境中确立自身的渴望,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

  只有在这种多元格局的文化景观中,我们才可以真正感受到鲁迅的价值所在。当鲁迅“精神话题”沦为非主流的声音,才可以真正使人领悟到它的魅力。这份遗产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对人类僵硬的文化惰性核心,是一个异端,它的意义就是消解惰性的核心,把人从物化的或非人道的文化程序中拯救出来。它告诉你的是你应当拥有自己的东西,而不是非我的存在;它提示你应是人类命运的沉重的承受者,而不是浅薄、轻浮的个人主义分子。这个遗产没有许诺,没有“黄金世界”,它永远纠缠着困顿,纠缠着茫然和孤独,在一种心灵的角斗与内省里,寻求生存的实在。

  (摘选自《在鲁迅的余影里》,孙郁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