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初夏已立,万物繁茂。但你可知,农作物蓬勃生长的背后,凝结了多少默默无闻“守望者”的力量?
今年31岁的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浪,便是其中一员——与农田里野蛮生长的杂草对抗,破解其对除草剂的抗性机理,便是他的研究方向。
5月5日,记者在湖南农业大学见到了这位乐于、善于、勤于与杂草“作战”的帅气男孩。
见招拆招,不断破解“草害攻击”
哪里有农作物,哪里就会有杂草。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恶性杂草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潘浪告诉记者,相较于农作物受到的“病害”和“虫害”,“草害”以其强大的隐蔽性更具杀伤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农户对付杂草的办法更多依赖于手工铲除,除得勤杂草就少一点,反之便会“草盛豆苗稀”。
好在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除草剂逐渐代替人工铲除成了“必杀技”。但生命力异常顽强的杂草,通常很快就会进化出应对除草剂的抗性。
2009年至2018年,潘浪在南京农业大学先后获得植物保护学学士、农药学博士学位,并赴澳洲进修。长年累月研究如何对付杂草,他的主要任务是破解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机理。
在他眼里,自己和团队一直在与杂草博弈——得与“对手”的基因更新速度赛跑,更得一路“升级打怪”,见招拆招。
他们的工作节奏,通常是跟着农作物生长规律来。每年3月或11月,他们就去采集杂草样本,对当季适合用哪种除草剂进行研究;每年5月、10月则去收集杂草种子,研究其对除草剂抗药性的分子机理,为来年的治理做准备……通过不断的实验验证,他们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发的新型除草剂,使杂草给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大大减轻,“鸠占鹊巢”景象大为改观。
不过,多年与杂草对抗,“对手”所拥有的强大抗药性和基因组也引发了他新的思考。“若能将生物育种与杂草抗药性研究结合,并应用到生物育种中,或许能打开一片新天地。”他告诉记者,团队目前正积极尝试“变废为宝”,希望能从杂草里提取出有价值的基因密码,助力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有序推进。
日久生情,脚踩泥土“越陷越深”
潘浪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全是与学科相关的资讯话题。隔着手机屏幕,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对所从事专业深沉的爱。
“我对于这项事业的感情,用‘日久生情’形容更合适。”他坦言,当年选择读农学,自己心里也没底,担心学了这门专业后,未来的发展是否真如旁人调侃的那样就是“卖卖农药”。
“可一旦选择了,就不能轻易放弃,所以我愿意在农学这条路上边学边闯。”大学期间,潘浪对植物保护中的“草害”研究逐渐产生兴趣。他最喜欢跟着老师和同学去农田实践。
每逢下田地,他们戴上草帽、撸起裤管,忙着采集样本、观察作物、与农户交流,时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可正是这份脚踩泥土、亲近自然的体验,让潘浪很着迷,也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在他看来,或许理工科的研究有时可以在不经意间“灵光一现”找到答案,可研究农学注定是一个“静候花开”的过程,需要漫长的等待。但甘于“等待”,本就是科研人员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
不过,他的工作节奏却是“只争朝夕”。科研、教学两手抓,工作每天满满当当,不是在教室、实验室,就是在田地里,有时忙起来甚至不分白昼黑夜,饿了就用面包、泡面垫一口。生活中唯一的“消遣”,就是每周去打两次篮球,以确保做科研时能有更充沛的体力。
来湖南农业大学工作已4年,潘浪一直追随着导师柏连阳院士。“导师严谨的科研态度永远值得我学习。他全力支持我将除草进行到底,这更坚定了我干好这份事业的决心。”谈到此处,他稍显稚嫩的脸庞写满了认真与坚定。
如今,潘浪正带领9名硕士、3名博士一道继续向前。同为科研世界里的“后浪”,接续守护作物生长,将更多科研成果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他们共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