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智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5月0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雕“守”艺二十载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沅州石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杨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奕楠

  “咚咚咚……”5月2日,芷江沅州石雕传习基地,灯光下,胡杨专注地敲击山石。一会儿,平整的山石变得凹凸分明,山水渐现。

  一块石头,为何值得花费时间来精雕细琢?胡杨说,在他眼里,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生命的。沅州石雕,取材于芷江明山石,明山石分紫袍玉带、紫袍金带、金丝带、明山天眼等种类,每一块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色彩,各自的神韵和灵气也截然不同。

  “每一次雕刻就是一次与石头的对话,要根据石料的特点,不断发掘它深层次的意境,这样雕刻出来的作品才形意兼得、富有灵性。” 胡杨的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刻刀在老茧上打磨,他说,这是修炼技艺的印记。

  “不想辜负每一块石头”

  明山石因为终年有明山山泉的滋养,色彩艳丽,石质温润,自古便被看作是制作石雕的上好材料。据史料记载,明山“紫袍玉带”石所制之砚,在南宋、明清时期就作为贡品敬献朝廷。

  “为人不学艺,挑烂破簸箕。”自幼喜欢画画的胡杨,在19岁时拜师学艺,开始接触明山石工艺品的雕刻。

  “刚入行那几年,能在山里找到一块满意的石头,就能兴奋好几天。”在胡杨的工作室,有一件名叫《海屋添筹》的作品,因为原材料珍贵,胡杨爱不释手。根据石材特点,再经过构思,一个神话故事跃然“石”上,从构图到后期成品花了大约50天时间。

  胡杨告诉记者, 选料、审料、整料、设计、打坯、修光、上蜡,是完成一件石雕作品所需的工序,每个步骤都缺一不可,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也许会花费一两年。

  “不敢要求自己超越古人,但至少要达到自己的巅峰。”二十年如一日,胡杨坚持手工技艺制作,熟练掌握沅州石雕线刻、浮雕、立体圆雕等多种技法,尤擅长俏色巧雕技艺、宫作砚雕技艺和海派砚雕手法。

  国内外工艺美术大赛他参加过无数,共获国家级金奖6个、国家级银奖6个、国家级铜奖5 个、省级金奖3个、省级银奖5个,还有两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在他的工作室,摆满了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但胡杨仍然不满意:“每件作品完成后再回头看,总觉得还可以更好。”

  “保护传统工艺,我责无旁贷”

  前些年,胡杨在不断创新沅州石雕的技法和图谱,但近年来,他的想法有所改变。

  现代机械生产的石雕给了胡杨很大的震撼,传统手工雕刻技艺该何去何从?于是,胡杨决定,潜心学习古人的技法,将失传的技艺恢复。

  老一辈石雕传承人渐渐老去,仿古又谈何容易。沅州石雕作为一个砚种,就非遗传承保护而言,还处于初级保护阶段。目前,国内连一本关于沅州石雕的学术理论专著也没有,这让胡杨颇有压力。

  多年来,为溯源沅州石雕,胡杨和妻子张小花亲赴各地收集图片、资料。目前,他们已修复了八成传统技艺,收集沅州石雕史料史物100多件。

  有了一定积累,胡杨传承技艺的底气更足了。2018年,胡杨便开始谋划修建传习基地,前后花费100多万元,几乎是夫妻二人的全部积蓄。

  2019年5月19日,沅州石雕传习基地顺利揭牌,建筑面积1200平米,包括大师工作室及研发工作室、沅州石雕展馆、多媒体教室等。一座木制侗家小院,将胡杨的石雕梦安了家。

  “五一”期间,不少游客来侗寨游玩,参观沅州石雕传习基地,胡杨热情接待每一位参观者,向他们介绍沅州石雕。

  “做石雕不仅人要坐得住,耐得住性子,还要有体力,能沉下心来学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胡杨坦言,希望带的徒弟不以此为专业,而是凭借爱好和兴趣来学习、传承。

  目前,沅州石雕传习基地教授学员近100人,培养出1名全国轻工技术能手、1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名高级工艺美术师,4名沅州石雕县级传承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