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4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一群有灵魂有温度的钢铁工人
——读《百炼成钢》

  刘义彬

  好久没有读过写工厂和工人的书了,读了新出版的长篇非虚构文学著作《百炼成钢》后,我欣喜了。

  作家唐朝晖历时近3年,自驾20000公里,辗转全国各地15座厂矿城市,采访工人上千名,才捧出这本厚达600多页的沉甸甸的作品。这部作品,称得上是一部温暖而厚重的钢铁工人史诗。

  每个厂矿都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记忆,前人们战天斗地忘我付出的牺牲精神最受工人们的感怀和敬佩。科技化时代的工人们更不轻松,有思想的工人如泉涌出,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一部艰苦卓绝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就在这样一群人手中写就。

  没有虚化,没有夸张,钢铁人的人生百味在《百炼成钢》一书中,得到最真实全面的记录。善良淳朴是这个群体的基调,健康进取是他们的主流人生观,他们大多对工厂有着深深的依恋。工人们最朴实最深沉的感情,往往来自对祖辈对父辈的感恩,对已逝亲人的思念,对照顾不周全的妻儿的歉疚,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味。工人们的辛苦和酸楚、困惑与遗憾,读来令人揪心。他们的身上,到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些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温度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亲人,无数真实感人的场景让人呼吸急促,泪流满面。

  《百炼成钢》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清新独特。全书以散文的笔触,依时间顺序,记录自己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工人们的客观陈述,平实而自然。看似一篇篇信马由缰的采访日记和简单的人物访谈,却成功构建起一个行业的风云际会、一组人物群体的前世今生和一部张弛有度的写实文学巨作。

  这部作品中,有两条线按时间顺序交替运行。300多名工人的陈述是第一条线,用第一人称“我”;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是第二条线,用第二人称“你”。这样的排序我认为已经说明了在作者心目中分量孰轻孰重的问题。在工人们自述的“我”的这条线上,作者充分调动了工人们心底最真实最柔软的部分,引导他们真诚地说出最深埋的肺腑之言。在每一位采访对象的述说前,作者精心安放了两行原创的诗,对该段述说的内容产生烘托和雕琢的效果,升华了故事的意境,拓宽了思想的空间。在“你”自己的这条线上,作者自由的灵魂之笔恣肆挥洒,散文的语言,诗的意象,哲学的思考,在书中比比皆是。在对人和物的描写方面,作者的手法令人称奇,时而像工笔画,时而像意象派,有近观有远眺,有穿越和纵深感,在使用娴熟自然的白描手法的同时,时常会自然地跳出一些诗意的升华,充满了非一般的想象力,到处喷射出作者对工厂对工人们的那一份深厚的感情。

  《百炼成钢》的采写过程是作家唐朝晖的一次回首之旅。唐朝晖1971年出生于湖南湘乡,曾任《青年文学》《西藏人文地理》执行主编,出版有长篇非虚构散文《折扇》《一个人的工厂》和诗集《通灵者》等8部著作。年轻的他曾在湖南铁合金厂当了10年工人,正是这一份扎根30年的工人情怀,才促使他写下这样厚重的作品。作者对工厂的感情深入骨髓,对工人的热爱在文字中随处可寻,他坚持要拉过工人们的油污之手相握告别,他睁开眼睛时刻感受着工人们的各种友善。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无数次当头痛来临的时候,他提醒自己休息一会就好,他曾在采访的时候累到快要虚脱和休克。

  对作者而言,这次采访之旅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一场惊喜的发现。采访的间隙,有他人生中最孤独的感受,有令他开心喜悦的时光,有他对人生新的感悟,这些跳跃在段落之间,不经意间加深了作品的厚重。

  读罢此书,我满脑子闪现的是钢铁的火花,是人性的温暖。那一座座工厂,一个个钢铁工人鲜活的身影,像一盏盏闪耀的灯,在我脑海里汇成了一片璀璨的灯海,生动不止地跳跃着。

  (《百炼成钢》  唐朝晖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