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沿着总书记足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强省会”战略,释放重大信号

  长株潭城际铁路列车经过长沙市天心区环保路。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蓝天白云下的湘潭市昭山风景区与湘江、兴马洲构成一幅绿意盎然的山水画卷。长株潭生态绿心位于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交会地区,犹如一个天然的城市绿色客厅。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长沙市浏阳河畔,蓝天白云下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4月19日,长沙高新区天际汽车生产车间,工人在忙着赶制订单产品。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4月19日,省委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在长沙召开。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次大会,实施“强省会”战略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并举,释放出重大信号,就是以点带圈、以圈带面、圈动全省,续写挺起中部崛起脊梁、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的精彩篇章!

  瞄准目标,创建国家中心城市

  省会强不强,业内惯用经济首位度来衡量,也就是省会城市的GDP占全省GDP的比重。一般来说,超过30%被认为是“强省会”的标志。

  2021年,长沙GDP达1.33万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8.8%,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一个省拥有一个“强省会”,在激烈的区域竞赛中,将赢得更多的资源、政策与人才。

  湖南实施“强省会”战略,就是进一步提升长沙的首位度,增强“都市圈”的驱动力,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上台阶,在国之战略中彰显湖南之为。

  2021年,“长株潭都市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多次“点名”长株潭都市圈建设。

  站在新起点,“强省会”如何取得新突破?

  我省为长沙立下鲜明的目标任务: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三个高地”引领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市、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和全省各市州协同发展。

  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是长沙多年的梦想。《意见》明确,长沙突出内涵式发展,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打造一批金融科创、总部经济、文化消费等高品质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支持浏阳、宁乡建设省会城市副中心,加快南部融城。

  到2026年,GDP达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城市经济首位度超过3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万元……一组数据勾勒无限未来,长沙在湖南沃土向阳生长。

  十大工程、六大平台、20条政策重磅“加持”

  蓝图已绘就,十大工程、六大平台、20条政策,重磅“加持”湖南“强省会”。

  大手笔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制造强市、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能源提升、绿色低碳、精美城乡、文旅名城、全龄友好工程。

  比如制造强市,“工程机械之都”立足优势特色,将着力创建工程机械世界级品牌,建设国家重要信创产业、全国最大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全球北斗产业示范应用三大基地,布局前沿材料、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三深”等未来产业。

  交通领域,长沙瞄准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完成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常益长高铁、长株潭城际西环线一期工程,推动长株潭域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

  这些年,困扰我们的长沙市域内高速收费,也将得到研究优化。

  还有一些“高大上”“接地气”的举措——

  支持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建成5G基站7万座以上,争取央企布局,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4万个,支持苍坊、石燕湖创建5A景区,建设全国首批儿童友好城市、全国示范性老年关爱型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是最关键发展载体,我省重点打造六大平台支撑:湘江新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株潭都市圈、产业园区。特别是湘江新区,作为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被寄予众望。

  省发改委介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创新。我省从赋权、平台、金融、人才、用地、财税等六大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包括长沙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省级审批权限应放尽放、建立科创项目路演中心、放宽人才落户限制等,条条干货,给足真金白银。

  “疏解”与“承接”,全省“一盘棋”

  “我们会被长沙‘兼并’吗?”“强省会”三个字,引得其他“小伙伴”联想。

  大家担心什么?自然是,“大树底下不长草”。

  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童中贤认为,“强省会”的题中之义,是力求深度“协同”、优势互补,实现“大树底下好乘凉”。

  一方面,做强长沙大枢纽、大市场、大平台,都市圈是支撑,长沙的确要吸收周边市县的能量。

  另一方面,中心极核做大了,承载力强了,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就不会“孔雀东南飞”;省会优势产业重点突破,可以带来产业链配套,释放新动力,形成都市圈整体竞争力。

  打破“虹吸效应”、放大溢出效应,要素自由流动起来,就是区域协调。

  湘江新区是一个缩影。随着湘江新区壮大,湘阴和湘潭九华两大片区纳入新区规划,市县密集对接,协同氛围浓厚。如今,湘阴县与新区全面推进空间规划编制、港城联动研究、产业招商导入。如此一来,湘阴的虞公港实现港产联动开发,湘江新区则打通向北融入长江经济带通道。

  “强省会”是全省大战略、全省共同责任,不是长沙一家的事。

  “疏解”与“承接”,蕴藏着协同的金钥匙。

  去年,一些工程机械企业提出建立检验检测中心,长沙不大包大揽,而是推荐了汨罗、九华、湘阴等地供企业选择;湘江新区舍弃一般性制造业,主打先进制造特色产业。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说:“长沙既要做模范,又要学会共享,兄弟市州可以一起融入到产业生态的配套中来。”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当前要敢啃“硬骨头”。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茂松认为,都市圈同城化过程中,行政壁垒、“碎片化”市场是主要瓶颈,亟须健全跨区域开放合作机制,如“飞地”园区财税分成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设置一体化平衡基金等,给全国都市圈发展探索新路径。

  “强省会”是全省大战略、全省共同责任,关键得益于顶层推动,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我省建立高规格推进机制,由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强省会”战略统筹实施。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主任吴小月介绍,将按照省“两办”文件要求,出台“1+N”政策,推动各级各部门各市州形成合力、抱团发展,确保“强省会”战略落地落实。

  关键子落,满盘皆活。“强省会”战略送来浩荡春风,前进路上,“赶考”在继续,答卷会刷新。

  

  六大平台发展指标

  湘江新区

  到2026年,形成3个2000亿级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

  到2026年,进出口总额突破3000亿元,形成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20项以上

  长株潭都市圈

  到2026年,都市圈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融城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GDP占全省比重超过40%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到2026年,园区产值突破1200亿元,新引进企业5000家以上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

  到2026年,实现产值过千亿,进出口额突破2500亿元,航空货运吞吐量突破100万吨

  产业园区

  到2026年,培育形成2家五千亿级园区、3家千亿级园区

  

  实施“强省会”战略,“小伙伴”们怎么看

  实施“强省会”战略,建设长株潭都市圈,湖南踏上新的历史“赶考”征程。株洲、湘潭、衡阳、怀化等“小伙伴”们怎么看?如何携手共进?

  自立自强 融合融城

  实施“强省会”战略对株洲发展是重大契机。株洲将坚持自立自强和主动融入相结合,主动靠拢长沙、对接湘潭,走差异化、市场化发展之路,全力培育制造名城。坚持优势优先,围绕打造“中国动力谷”和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等主导产业,推广“厂所结合”模式,共建长株潭湘江东岸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坚持同网同步,加快交通互联互通,实施大小田心城市更新、数字基础设施等产业配套项目。坚持共建共享,落实教育、医疗等惠民措施,一体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株洲将主动联合长沙、湘潭策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平台和试点进入国家“笼子”。

  ——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

  产业差异配套 交通高效通达

  “强省会”是全省大战略。湘潭以理念融、产业融、要素融、规则融、设施融、人文融为路径,以“三抓”促落实。抓产业差异化协同配套,加强湘潭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汽车制造等产业与长沙、株洲及其他11个市州的协作配套,抓好九华新片区产业导入,推动科创、金融对接融合;抓交通一体化高效通达,立足打造国家综合交通和物流枢纽,加快“轨道上的长株潭”建设,推动城铁高密度、地铁化运营,拉通断头路、瓶颈路,完善半小时通勤圈;抓服务同城化均等普惠,加快政务服务同城化、管理标准化、户籍一体化。

  ——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

  既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又要主动向长沙靠拢

  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衡阳既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又要主动向长沙靠拢。必须强化全局眼光和时代担当,一方面,要深化与长沙的协调联动,加快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物流等产业协同互补;推进机场、码头、城际铁路等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大通道、大物流、大枢纽;提前谋划、主动承接非省会功能,强化教育、医疗、航空货运等服务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要在一定区域和部分领域发挥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引领促进区域间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

  ——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

  当好对外开放“桥梁纽带”

  产业发展“最佳配角”

  怀化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随着国家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怀化国际陆港应势而生。深化协同联动“强省会”战略,怀化将当好对外开放的“桥梁纽带”,推动怀化东盟货运集结中心与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怀化国际陆港与长沙国际铁路港等合作联动,当好长沙至西部陆海新通道及RCEP的“桥梁纽带”。同时,当好产业发展的“最佳配角”、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合作伙伴”,布局“飞地建园”工程,主动承接符合自身发展的长沙配套产业,建设岳麓山种业实验室怀化分基地,支持长沙创建国家种业实验室。

  ——怀化市委书记雷绍业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