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
古语云 “文如其人”,此言有一定道理,至少读王继平教授新近出版的《近代湖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49)》,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王继平先生,湖南双峰人,生于湘东钨矿,恢复高考之后,从矿上考入湘潭大学历史系77级历史专业,他曾自述过参加高考的经历,令人印象深刻。此后他又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林增平先生,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供职于湘潭大学,曾担任该校副校长十余年。继平先生治学有成、治史严谨,先后出版多部重要著作,特别是在湖南地方史研究方面建树颇多。
继平教授为人豪爽,气量大,视野广,举重若轻,谋事有方。这些特点或多或少在他的著作中也有所反映。
《近代湖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49)》超过600页,煌煌62万字,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大气。全书对于湖南乡村社会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进行全方位的描绘。全书共分九章,分别呈现了近代湖南乡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及聚落状况,乡村社会经济,人口、家庭及宗教信仰,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乡村社会治理,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乡村社会生活变迁等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书中专门以一章的篇幅论述了近代湖南乡村革命根据地的治理与建设,更表现出内容编排与篇章设计方面的创新。
湖南在近代中国的地位与影响都是非常独特的。如果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来看,湖南的“崛起”应该比较早,但其全国性影响的不断扩大与进一步提升则是在近代。湖湘文化蔚然壮观,湖湘名人风起云涌,承前启后,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担当意识与奋斗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毫无疑问,湖南的成就出自湖南人。而近代湖南人同全国其他各省一样主要来自乡村社会。王继平教授著作中的“乡村社会”其实就是湖南的基层社会,包括农村、城镇,涵盖农民、手工业者、游民、士绅等,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如果说近代中国主体是以传统文化与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农村与农民社会,那么湖南在这方面的形态特征更为明显。湖南虽然有湘潭、长沙、岳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但功能与影响毕竟有限。况且进入近代,随着商路条件、贸易格局的变化,这些城市还有逐渐“衰落”的趋势。所以可以说,形塑湖湘文化的主体是湖南乡村社会文化,湖南民风实际上就是其乡村习尚的反映。
著名史学家谭其骧先生曾论述湖南人具有比较多的“蛮族血统”,指出清季以降,“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与“蛮族血统活力之加入”大有关系。时至今日,被称作“湖南人精神”的“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莫不反映了普通湖南人的性格特点。因此,王继平教授此著可以说是解析湖南近代化变迁土壤的基础性著作。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劳代尔用其名著《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开创了区域“整体史”研究的理路,告诉读者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各项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此思路,不难理解王继平教授书中关于近代湖南乡村社会的全方位解读,对于理解湖南近代化发展、湖湘文化近代影响的价值与意义。
系统性特征在王继平教授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全书围绕“乡村社会”的视点,突出“近代化变迁”的焦点,彰显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治理与建设工作及其成效与意义的重点,条理分明,线索清晰。作者爬梳钩沉,探赜索引,解繁理巨,攻坚克难,定量呈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大处着眼小处着笔,终成一部全景式的近代湖南地方史巨著。
地方史研究者一般会有一种“全局关怀”意识,这就需要对于地方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不过此项工作又会遇到孔子所言“文献不足”的困难。而在湖南,地方文献则较为丰富,如罗汝怀曾编纂《湖南文征》,曾国藩为其作序;湖南地方志资源亦非常丰富,近代湖南工商业与社会调查资料,以及湖南宗族文献亦不在少数。大量重要文献在王继平教授的著作中都得到广泛征引,从而使其作为地方史书写的立体性与丰满度得到较好的体现。
王教授在书中概括的湖南近代乡村社会转型与发展表现出的六大特征,在书中都有大量翔实的统计、形象的个案、生动的事例可以佐证。王教授不仅谋篇能力出众,而且表达水平很高,这使得全书的可读性非常强。捧读在手,全无一般大部头著作的“深奥”与“高压”之感,这自是王教授深入浅出的行文风格所致。
(《近代湖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49)》王继平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