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
中国人很早就西行了,比如周穆王。
周穆王确有其人,从文王算起是周的第六任君主。在位时间也最长,五十五年。他的西行应该也确有其事,只不过是否当真见到豹尾虎齿猿啸、半人半神的西王母,恐怕只能将信将疑,尽管那西王母也可能是当地人崇拜的女神。
八百年后,张骞通西域,通往外部世界的门打开了。
司马迁写《史记》时,就已经知道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的大宛,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的康居,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的乌孙……
连接罗马与大汉的,是丝绸之路。陆上的丝绸之路后来断了,海航却早已开始。
汉代便已有使者到达斯里兰卡(当时叫已程不国)的记录。唐的海船更是航行于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宋代走得更远,比如:勿斯离国——今伊拉克摩苏尔;瓮蛮国——今阿拉伯半岛阿曼……
这些,都是比郑和舰队行踪更远的地方。
航海业最为发达的时代是元。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元的统治者更愿意征服世界。马跑不到,那就换成船。忽必烈便曾远征日本、占城和爪哇,动辄投入战舰数千艘。
对于物资和货币的流动,游牧民族比农业民族更有兴趣。允许海外各国商人自由来华贸易,始终是大元帝国的基本国策。何况他们也有条件——波斯湾地区基本上归属了同为蒙古人的伊利汗国,作为二等臣民的色目人又大多精通生意经。帝国的财务和外交,其实多半交给了他们。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不将触角伸向海外?
可惜对于明帝国而言,元帝国留下的巨大遗产弄不好就是沉重的包袱。朱元璋父子也无法确定,那些跟蒙古人进行海外贸易的是不是敌对势力。可以肯定的是,明太祖登基才三年,一个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就在撒马尔罕建立了自己的汗国。
当年逐鹿中原失败者的余党,可是确确实实逃到了海上。一衣带水的日本,也并不安分。被驱逐回漠北草原的元帝国残余势力,更是人还在,心不死。也就是说,明帝国面临着塞外和海上的双重威胁。这可是历朝历代没有的特殊困境,禁海也就不能完全理解为朱元璋的小农经济观念。只不过,他儿子的策略不同。也许,在朱棣看来,与其被动防御,不如在严禁民间与海外私相往来的同时,派出皇家舰队远航。目的,当然是要安抚笼络那些外邦和侨民。
郑和七下西洋都是老马识途般地走着熟知的航线,没有新的开拓。尽管他的船在当时的世界上,性能最优,吨位最大。道理很简单,他的使命不是探险。郑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海外各邦纷纷来朝,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则不过顺理成章。
大明帝国却在毋庸置疑地显示了海上力量之后,悄然地退出了南海和印度洋,而且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让后世许多人扼腕叹息的。尽管说起大航海,人们都不会忘记郑和,甚至承认他是第一人。但,由此实现地理大发现,将文明的互动中心从欧亚大陆迁移到海上,使人类汇合在一个整体世界中,却与他没有直接的联系。
那么,明帝国为什么不延续郑和的事业呢?因为缺少动力。动力有经济的,有政治的,前者根本免谈。朱元璋父子都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天朝无所不有,用不着与外邦进行什么贸易。朱棣也无心成为海上的汉族成吉思汗,何况技术上也无法支持。朱元璋要建立的是统一而稳定的农业大帝国。
郑和下西洋与张骞通西域有着不同结果,也不奇怪。大明帝国自动弃权,便会有人后来居上。伟大航海家郑和逝世于古历六十五年后,另一支船队到了那里。虽然只有四艘帆船,却是从欧亚大陆最西面、中国人闻所未闻的国家出发,还绕过了非洲,航程之长超过郑和。
一个巨浪滔天的时代当真到来了。
(本文摘选自易中天所著《易中天中华史:大航海时代》,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