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3月2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后来凭吊意 分付此山川
——《谭嗣同年谱长编》创作谈

  张维欣

  从二十六岁到三十岁,经过了资料收集、实地踏访、写作和不下十次的校稿,《谭嗣同年谱长编》终于付梓。由于一些原因,本书延迟近三年至今方才出版,其间各种新史料的发现、新观点的提出,均因此而十分遗憾未能收录,只能待再版时完善。

  这本并不完美的作品,是我青春的见证,也是我对一个百年先贤羹墙之思的寄托。

  十九年前,我在初中历史课本上第一次了解到谭先生其人其事,他成了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偶像”。高中毕业后,我来到离家千里的湖南大学就读,先生所执教的时务学堂是这所高校的前身,传承先生思想,实我终生之幸。

  在建筑系读研期间,因导师柳肃教授之缘故,我有幸参与设计了浏阳谭嗣同故居纪念广场。这个广场于2015年,也就是谭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建成。后来在我工作后,又参与设计了谭嗣同纪念馆的展陈。

  在湖南的七年时间,我屡次赴浏阳为先生祭扫。但直到购得1981版《谭嗣同全集》及《谭嗣同真迹》等书籍时,我方才真正了解先生的思想与学养。

  先生之诗文俊逸秀美,笔法纯熟却又不故作卖弄;先生琴艺精湛,自斫崩霆、残雷,并在岳山内雕有梅花,焦尾雕灵芝云纹及藤蔓纹,高洁雅致;先生之思想深邃幽远,将今文经学、大乘佛学、自然科学熔于一炉,今人犹不能及;先生人品贵重,于友朋无分贵贱均坦诚相待,倾囊相助,于妻子则磐石不移,伉俪情深,于兄姊则关爱有加,情真意切;先生笔耕不辍,勤奋有加,虽生而三十三载,却学养深厚,中西文理皆有造诣……

  在阅读了不少史料之后,我决心动笔撰写《谭嗣同年谱长编》。年谱梳理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所要阅读之史料浩如烟海,许多史事扑朔迷离,各方记载又不尽相同,需耐心甄别、辨伪。加之先生虽一生精勤倥偬,却无日记留存,信札又多不署日期,诗文亦较难系年,资料分散,只有反复考证,方能使疏误稍减,使内容更为完备。

  这几年内,我将文献史料系日排比,钩稽考订,史料笔记堆满案头。撰书时,除常见史料如《唐才常集》《梁启超全集》《谭研资料汇编》等需完全吃透以保证运用自如外,亦需运用大量以往研究中未曾运用的史料才能使《年谱长编》更具价值,如夏曾佑、唐煊、谭延闿等人日记,黄彰健、杨步伟、黄宾虹等人回忆录,《盛宜怀未刊信稿》《苏曼殊文集》《傅兰雅档案》等图书报刊,以及一些稀见海外史料如日本国立公文书馆《陆军省大日记》等。

  整个过程十分不易,在写作《年谱长编》的同时,我又同时承担了湖南电视台纪录片《我们的谭嗣同》撰稿、浏阳谭嗣同纪念馆的布展撰稿、新编《谭嗣同集》整理……白天上班,只能依靠所有的晚上和节假日来完成。虽日日熬夜,年节无休,几乎付出了一个年轻女孩所能付出的一切青春时光,但为先生,我别无怨言,甘之如饴。

  所幸直至现在,我也逐渐为谭嗣同的各类研究者所知,无论是央视拍摄《中国影像方志·浏阳篇》,还是许知远的纪录片《十三邀·谭嗣同》,亦或是湖南卫视纪录片《岳麓书院》,凡有涉及谭嗣同的部分,皆会找我去出谋划策、撰稿顾问。

  我爱重和敬仰谭先生,视之为我之师长与引路人。先生是一个被历史尊崇而又忽视的人,人们提起他,首先提及者就是他的就义,其次再提到他的政治主张与哲学思想,却往往失之片面,甚至曲解。至于他剑胆琴心的才情、冰雪情操的品格、率性可爱的个性则鲜有人关心。

  用我全部的青春与爱,感谢和致敬这位陪伴我十七载的青年思想家,感谢他让我于弱水三千与滚滚尘世之间,找到了我人生最大的意义。“后来凭吊意,分付此山川。”

  (《谭嗣同年谱长编》 张维欣著 岳麓书社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