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3月1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历史思维贯穿思政课堂的“情”“义”“理”

  苏同欢

  一堂好的思政课,应当做到“情”“义”“理”的有机结合。思政课堂缺少“情”,容易出现隔阂;没有“义”,容易产生动摇;不辩“理”,容易陷入迷惘。思政课老师要上好一堂“情”“义”“理”相结合的思政课,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六个要求”,养成历史思维,具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回顾过去、审视当下和展望未来的系统性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以历史思维贯穿思政课堂,做到以史叙情、以情动人。情感是连结人与人心灵的天然的纽带,教师的情感倾向及其表达,能够最直接地影响学生。思政课教师要避免枯燥的理论灌输和政治宣教,就要善于从历史中广泛选取素材、汲取营养,特别要抓住浩瀚史卷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历史场景、历史情节和历史人物,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真情,增强课堂感染力。“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其关键就在于通过富有情感的历史叙述打动学生,引发共鸣,在学生心里镌刻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基因。

  以历史思维贯穿思政课堂,做到以史证义,以义化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把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不渝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让我们党始终占据道义的制高点,拥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将价值判断寓于历史情境中,化抽象的知识为鲜活的事例,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信仰,在历史与大义的感染中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以历史思维贯穿思政课堂,做到学史明理,以理服人。真理的存在正如石中之玉。玉本来隐藏在石中,只有剖开石头才能取出宝玉;客观规律本就蕴藏在种种现象背后,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抓住本质。思政课教师授业解惑,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扎实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借助历史的案例解读深刻的道理,把理论性教学与历史性启发有机统一,即以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线索,引导学生层层剖析,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出历史的经验、历史的规律和历史的选择,在润物无声中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作者系湖南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该文为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1C136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