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3月1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司莉娜:心怀大爱 倾力助学

  司莉娜和新邵县坪上镇虎寨小学学生在一起。 覃少雄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丹枚

  【名片】

  司莉娜,女,196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邵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她坚守资助战线15年,多次获评“湖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6月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学生资助工作者典型”。2022年,荣获湖南省第一届“最美资助人”称号。

  【故事】

  3月上旬的一天,记者见到司莉娜时,她正在邵阳市第四中学查看该校学生资助情况有关资料。“学生资助工作既严肃又复杂,每一步都不能出错,要确保每一笔资金真正落实到应享受的学生手中。”司莉娜说。

  担任邵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15年来,司莉娜以高度的责任感把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资助困难学生的行列。

  “没有什么能比困难学生不失学更让我快乐”

  “没有什么能比困难学生不失学更让我快乐。”这是司莉娜常说的一句话。

  2007年,邵阳市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起初,中心工作人员既没编制,也没有办公设施,甚至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原就职于邵阳市教育电视台的司莉娜却毫不犹豫选择来此工作。“这份工作能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我很喜欢。”司莉娜说。

  她积极参加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还多次组织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深入指导。2013年底,邵阳市各级资助机构全部完成省里验收达标,5个县级资助中心还因优秀获得30万元奖励。

  为精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司莉娜带着邵阳市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起完备的贫困教育人口底数台账,全市3800余所学校配齐了学生资助专干。2021年,共落实各级各类资助资金6.94亿元,资助学生799241人次。

  “经济资助确保了,心理帮扶也不能落下。”在工作中,司莉娜发现不少被资助的学生,在经济压力面前容易产生自卑、攀比心理。为此,司莉娜创新提出“123”学生资助工作新模式,即突出“绝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抓住“经济资助与心理关爱双管齐下”两条主线,推进各学校成立心理健康中心,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当年觉得自己家里贫困,老师、同学都会瞧不起自己,一度想辍学,是司阿姨苦口婆心地开导我,帮我申请各项国家助学金,如今我已顺利完成北大本硕博连读,在香港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多亏司阿姨。”来自隆回县司门前镇的范云(化名)感激地说。

  “我希望能将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孩子,别担心,有我在,你们只管好好读书。”

  第一次见到高玲(化名)、高婷(化名)双胞胎姐妹,司莉娜这样安慰她们。

  2014年,司莉娜工作之余加入邵阳市“红心林”志愿者联合会,了解到姐妹俩在政策的帮扶下,虽学费不愁,但由于相依为命的奶奶年岁渐长,一家人的生活日益困难,便决定和赵朝阳、邹阳两名会员一同陪伴帮助她们直到考上大学。

  2019年,高玲考上浙江师范大学,高婷考上中南大学。“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碰到‘司妈妈’,我会永远记得这份恩情,将来有能力了也要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回忆起这段经历时,高玲心怀感激。

  这并不是司莉娜第一次私人出资帮助学生。早在2006年,司莉娜得知学生罗健考上大学,但无力支付学费时,便主动资助他完成学业。她还先后资助了曾鑫、钱乐2名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司莉娜用心用情帮助孩子们成长,受助孩子也将司莉娜视为母亲。这让她觉得很快乐。“我希望将这种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司莉娜说。

  在司莉娜的感召下,她身边的朋友和许多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慈善接力,或出钱,或出力,向贫困学子伸出援手。

  司莉娜关爱过的学生陈历宏,事业有成后回报社会,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达200多万元;美籍华人张明为的基金会在她的感召下,连续3年在邵阳市举办资助活动,为全市2700余名贫困学生捐赠善款525.5万元;广东企业家李伟康为她对贫困学生的爱、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开展“资助一百名贫困大学生”活动,现已完成资助贫困学生75名,资助金额达300多万元。

  ■记者手记  

  给予孩子精神的力量

  郑丹枚

  对司莉娜来说,资助只是帮助贫困学子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她想给孩子们带去精神的力量。

  “扶贫先扶志。”司莉娜每年发放资助金的时候,都会举办一场座谈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路走来,司莉娜把这些资助过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在他们困难的时候送去关爱,在他们迷惑的时候指引方向。

  前些年,罗健在美国读博士时曾想放弃,司莉娜听闻后很是焦急,立即语重心长地跟他谈心,最终打消了他放弃的念头。

  “乐善助学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受助学生能把社会的关爱化作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化作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自觉行动。” 司莉娜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