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鲁融冰
“凌寒冒雪几经霜,一沐春风万顷黄。”阳春三月,油菜花开,万里飘香。连日来,记者穿行沅澧大地,在满目金黄的春日画卷里,寻找常德油菜产业的发展脉搏。
常德地处洞庭西滨,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全市拥有耕地759万亩,大部分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宜油菜生长。
近年来,常德市油菜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440万亩左右,年产量55万吨以上,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一。
3月15日,湖南省第三届油菜花节在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开幕,6万亩油菜花盛开迎客。当天,鼎城区与6家湖南油脂企业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常德市积极拓展油菜生产新模式、新业态,通过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油菜籽精深加工、打造农旅融合品牌等,不断提高油菜产业效益。
鼎城区现有油菜专业合作社15家、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2600家、养蜂合作社和专业户50家、油菜耕种收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社)183家,油菜生产规模化程度达70%以上。
依托十美堂镇万亩油菜产业,鼎城区已经连续举办7届油菜花节,累计吸引游客230余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2.9亿元。十美堂镇获评湖南十大最美油菜花乡村旅游点、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常德各地充分利用油菜花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在临澧县修梅镇、澧县澧南镇、安乡县安康乡等地,重点打造油菜旅游景点。
为大力推进油菜产业全链发展,常德市不断做强产业主体,目前已发展油料加工生产规上企业34家,拥有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19家,全市油料年总产值达216亿元。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合作社+农户”油菜订单生产,打造菜籽油地方区域性公用品牌和企业名牌,涌现出金健菜籽油、山榨坊菜籽油等品牌,确保“好油卖好价”。
位于常德经开区的金健植物油有限公司,依托产地优势,选用双低菜籽为原料,创新加工工艺生产“五月香”菜籽油,保留了菜籽油天然固有香味和营养物质,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与“中国好粮油”产品称号。2019年3月1日,由中国粮油学会发布的“浓香菜籽油”团体标准,金健植物油有限公司为起草单位。
常德市坚持投入保障,真金白银扶持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稻(棉)油轮作示范、农机购置累加补贴等。石门县年投入550万元,主要用于油菜杂交种子采购及全程社会化服务。桃源县对购置农机实施追加补贴,年额度达400多万元。
去年,常德市通过开展“万、千、百”“县、乡、村”多层次梯级油菜绿色高效示范片建设,打造样板示范,带动油菜扩面,油菜种植面积达到452万亩,较上年增加5.77万亩。
常德油菜产业由大到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去年,常德油菜耕种收机械化综合率达72.78%,比上年增长3.37个百分点。其中,鼎城区达83.8%,名列全省前茅。
“常德市油菜规模化生产中,‘四位一体’联合播种机全面普及,一台机器一次下地,兼具耕地、开沟、施肥、播种4种功能,一天可完成作业50亩。”常德市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田军介绍,田间培管期间,运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与人工作业比可谓天壤之别。
油菜科研是常德市农科院的优势学科。近10年来,该院在油菜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应用及推广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他们培育的常杂油、常香油系列油菜品种,具有抗病抗倒、高产高油、适合机收等特征,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达1500多万亩;培育的菜用油菜,成功让油菜从常规应用向多功能应用转化,极大提升了常德油菜产业效益。
“传统油菜亩产值七八百元,而菜用油菜亩产值达到6000元左右。既可采摘菜薹食用,又能结籽榨油,相当于为油菜生产装上双保险,极大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常德市农科院研究员朱传霞告诉记者,如今,菜用油菜播种、移栽、采摘流程,都能实现机械化作业。
在新技术示范推广方面,常德依托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新创天地、沅澧专家行等平台,在油菜主产县区建立示范基地,年辐射面积达150多万亩,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油菜产业发展提供一线服务。
常德市将充分发挥油菜“绿色、安全、健康、多元”优势,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全价值链发掘,全产业链开发,促进油菜产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