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先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要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展红色旅游、探寻红色故地、参观红色文物、聆听红色故事等方式实现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途径。
发展红色旅游必须突出教育功能
教育价值是红色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广袤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凝结在红色血脉中的红色基因,锻造于伟大历程中、蕴涵于革命传统里、凝聚在红色资源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不懈奋进的精神力量源泉。教育价值是红色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决定了红色旅游的核心功能。
红色教育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根本目的。红色旅游,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红色旅游的重点不在风景而是在精神。红色旅游本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承载的革命精神,是其亮点和灵魂。要对红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旅游者在学习、休闲、消费过程中,感知历史,感受崇高,获得思想提升和审美愉悦;否则,就会偏离红色旅游的发展方向,违背红色旅游发展的本质要求。
教育效果是衡量红色旅游产品的根本标准。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绝不仅仅是一个旅游产品,更是一项文化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体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注重对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可以说,检验一个红色旅游产品或红色旅游线路设计成败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很好地、有效地承载和实现了红色教育功能。
让红色旅游永葆鲜红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怎样让人们自觉接受精神洗礼,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境界追求,需要探索和实践。根据当前红色旅游中部分存在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红色教育流于形式不同程度存在、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以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让红色旅游永葆鲜红底色。
抓住根本,突出红色旅游的思想性。全国各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我们国家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汇聚成了代代传承的红色血脉。紧紧抓住红色旅游“要触及灵魂深处”这一核心理念,找到“思想的启迪点”和“心灵共鸣点”,让“思想”引发“深思”,让“思想”代替“说教”,让“思想”浸入“心灵”,力求润物细无声,让参观者尤其是党员干部真正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内心深处有所思考和触动。
讲求实效,突出红色旅游的针对性。红色景区多处于偏远农村山区,交通不便,成本高、利润较低。政府部门可以采取按人头给予旅游市场服务机构一定补贴的方式“送客入红”,并要求各旅游市场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推介,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将这些地方的红色资源充分用起来,发挥其教育意义,同时也是引导和扶持红色旅游市场服务机构渡过疫情难关的有力举措。针对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青少年推出一批既有深度又接地气,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突出的红色教育资源,让红色旅游活起来、“潮”起来,让红色基因、红色血脉、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顺应趋势,突出红色旅游的创新性。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利益诉求,以贴近人们心理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多样化的手段来展示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如重庆红岩连线管理中心在传播红岩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注重青少年的心理认同,策划出版了《小萝卜头的故事》漫画丛书,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加强广播、视频、网络、平面、影视等媒体业务集群建设,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观念、平台、用户、机构等方面的结合融合,适应“微时代”传播特点,做好“微”字文章,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拓展红色旅游创新成果。
把握特点,突出红色旅游的公益性。注重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遵循旅游经济规律,整合各种资源,集中人、财、物,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开发和利用,淡化景区概念,建设红色旅游目的地。加大红色旅游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红色旅游项目用地的保障力度,加强红色旅游人才培训,以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为载体,培养出一批红色旅游优秀讲解员,提升红色旅游讲解服务水平。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红色旅游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将红色旅游发展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
(作者系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