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先明 张军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网络育人的环境更加复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青年大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延伸到哪里,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直接体现。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网络育人实践,让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
无数事实证明,网络育人阵地,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占领,一些错误思想和观念就会“抢滩登陆”,继而“攻城略地”,网络话语权掌控十分重要。要注重理论引领,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情况,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核心元素,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导引,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网络供给,引领学生在“知”中坚定“信”,在“信”中促进“行”,在“行”中升华“知”,实现“知信行”有机统一,筑牢青年大学生思想根基。要注重价值引导,运用大众化、时代化、通俗化的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把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目标”、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以及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转化为引导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向往美好、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从而心神内守、涵养德性、砥砺前行。要注重语境营造,适应新媒体用户的言语风格和交流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接地气”的有温度的网络话语,变“宣传思维”为“对话思维”,变“高高在上指示”为“俯下身子沟通”,变“板着面孔说话”为“轻言细语交流”,将党的创新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为通俗易懂的言语,更加贴合青年大学生容易接受的网络文化语境。
全面提升理论感染力
党的创新理论要真正融入网络、深入人心,要说实话、有温度、讲感情,提升育人感染力。要把思政课“搬”到网上,按照“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要求,遵循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做到教师有网络意识、学习有网络平台、课程有网络资源、评价有网络支撑,用有益、有趣、有味的思政课,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大学生坚定理论自信,促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形成育人合力。要把学习空间“建”在网上,善于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积极组建网上学习小组,以集中学习、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形式,引导广大学生就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展开研讨,鼓励学生制作、传播、转发形式多样的视频、语音、H5等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形神兼备的体验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要让文化精品“长”在网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的实践案例融入到网络思政教育中去,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特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网络文化作品和网络思政精品项目,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实现网络治理规范化
强化网络治理与监督,优化网络育人秩序,是管网治网的根本之策。实现网络思政监督制度化,需要高校不断增强网络思政教育意识,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及时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的讲话和文件精神,理清网络思政建设思路,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构网络思政预警机制,确保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实现网络信息监管常态化,既要在网上主动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也要在网上及时监控非主流理论信息的闯入,从源头上切断不良信息的传播,阻断不良思潮与腐朽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既要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捕捉、分析和归类,对师生思想动态和内容选择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控,为网络育人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及时优化党的创新理论话语方式,增加党的创新理论与师生的有效接触点,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也要推进法律监管制度化,制定高校网络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强化校内新媒体和网络阵地意识形态的安全防控,增强师生法律意识和网络自律意识,打造道德规范和法律监管共同作用的网络育人空间,推动实现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
(作者分别系湖南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湖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