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迎着春风向未来

第03版
迎着春风向未来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3月07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字出现了76次

  杨兴东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作为今年工作总基调被再度重申;“稳增长”被要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出口要“保稳提质”,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字出现76次。

  “稳”,首先是一种战略思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就现实而言,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不少。基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把“稳增长”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稳”,彰显的是我们的战略定力,既不因眼前的不确定因素而自乱阵脚,又始终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坚信“时与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基础越“稳”,“海拔”越高。“稳”,是一种底线思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稳”字串联起了一个个目标。如“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在去年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基础上,今年将实施减税退税并举的组合政策,规模达2.5万亿元”。这些目标,涵盖不同领域,筑起了民生底线、提振了发展底气。有了一揽子政策工具对“稳”的落实,市场主体的信心稳,老百姓的生活稳,14亿多人就能形成合力,用奋斗持续筑牢“稳稳的幸福”。

  “稳字当头”,绝不是原地踏步。“稳中求进”,“稳”是大局,确保稳定的大局,才能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持久地推动各项事业前进;“进”是方向、是目标,唯有具备前进的动能和效果,才能凝聚力量同心同向,在更高的水平保持稳定。经济学上有个“自行车理论”:要想自行车骑得稳稳当当,就得向前蹬,不前进自行车就很难骑稳。骑自行车如此,经济发展亦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强调,要坚持用发展的、全局的眼光,看大局、谋长远,比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做好“稳与进”“立与破”紧密结合的文章,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前进基础。

  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中国经济一年净增13万亿元,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按美元折算,增量达到3万亿美元,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后劲很强,韧性很强,市场主体活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这是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信心和基础所在。把一揽子“稳”的目标与举措落到实处、干出实效,我们就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