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冷的雪 最热的血

  蒋蒲英

  电影《狙击手》并不热,但不妨碍它好看又耐看。电影将对比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带领观众走进70多年前炮火连天的抗美援朝战场,回望一场中美狙击大战,令人真切感受到大永、刘文武、亮亮、老二、小徐、胖墩等人的英雄形象和气概。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第一次谈判在开城举行后,战争一直在谈谈打打,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战场上已没有明显优势。从战略、战术、士气、后勤到战技,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激烈较量。1952年冬至1953年初,双方在战场上形成僵局,此时,作为制胜关键的狙击手出场了,双方发起了低强度的密集的狙击战。这场中美双方狙击手的对战,是两军在狙击武器、狙击战术、“狙击战”指导思想和狙击手意志力的全面比拼。

  美国精英狙击小队是从美国本土专门调配而来,直接受司令官指挥,人手一套最好的狙击设备——狙击步枪、瞄准器、无线通讯话筒、稳定器、距离计算设备等。而我方狙击手是在连长领导下的狙击五班战士,虽然也身经百战、身手不凡,但装备简陋。他们只有一副望远镜、两个汽车反光镜和改制的普通步枪,连子弹也要省着打。悬殊对比之下,让人不由得为五班战士捏了把汗。

  美国精英狙击小队的目的,是勋章和荣誉。他们以刘文武的好朋友“担架兵”亮亮为诱饵,引诱五班战士去搭救被放置在战场的亮亮,从而活捉被称为“中国死神”的刘文武。五班战士的目的,是营救同伴,把亮亮从雪地里背回来。双方狭路相逢,密集且激烈的阵地战中,美军小队有精心搭建的掩体,而狙击班暴露在敌人的射程之内,这场较量从屠杀开始。

  天寒地冻,冰雪茫茫,五班战士们匍匐在雪地上,不一会儿,胡子、眉毛上都嵌满了雪,但战士的心是火热的。当五班战士受伤或牺牲时,热血涌动,冒着热气,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冰冷的雪地上散发着鲜艳的热。这冷与热的对比描写,把英雄的形象烘托得无比高大。

  战场之上,美国兵用无线电设备相互联系,用科学仪器精准计算,但他们之间是机器联系着的利益苟且。当美国兵有逃离战场的想法时,美国狙击队队长用尽“恐吓”与“欺骗”等手段才把他留了下来。狙击五班,没有先进的设备,战斗中仅凭借人工计算和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来分析、判断、指挥战争。那10多个战士,在一个接一个的牺牲后,活下来的战士丝毫没有退却和迟疑,坚决执行战斗任务。

  战场上的一切都在瞬息万变,双方狙击手敏锐观察,快速反应,精准计算,语调冷静,声腔急切。而躺在雪地上的亮亮,从纹丝不动到挂满雪花的眼睫毛翕动,到微微睁开眼睛、与小男孩并肩躺在雪地里,到竭尽全力把绷带扯开,用血书写“孩子糖”的动作,再到用针把空气打进身体的决绝,静静地在冰雪上完成他的使命。快速运动的五班战士与静静躺着的亮亮,尽管动静截然不同,但心是相通的。在亮亮与大永的对视中,影片完成了动与静的对接,故事在此处达到了高潮。

  纵观全篇,影片通过对比渲染氛围,推动情节,抒发情感,将五班战士们的战斗天分和英勇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书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敌的英雄史诗。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们在最冷的雪上用最热的血坚定的书写了两个字:战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