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2月2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新时代“文艺湘军”

  张碧霞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方法路径。近年来,我省坚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文艺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文艺湘军”队伍不断壮大,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进一步加强“文艺湘军”队伍建设,确保产出、传播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推动全省文艺工作迈入新境界。

  坚守人民立场,确保“文艺湘军”政治本色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须加强政治建设,确保其站稳人民立场。

  深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人民是文艺之母”,广大文艺工作者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洞悉和感悟人民心声,创造出有“广度”、有“温度”的文艺精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艺术创作的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心怀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对艺术的敬畏之意,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作品,为湖南发展培根铸魂、凝神聚力。

  坚持守正创新,开拓文艺新境界。湖南特色文化是湖湘文艺作品得以脱颖而出的先天基因优势和价值根基,“文艺湘军”在创作中须以“守正”为根基、“创新”为源泉,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传承红色基因,精益求精创作出服务湖南发展、弘扬湖南精神的优秀作品。

  加强教育培养,确保“文艺湘军”可持续发展

  文艺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文艺教育,而文艺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高校不仅是高层次文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也是文艺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挥高校在文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把文艺人才创作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全省高校应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把文艺人才创作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时刻牢记湖南地域文化是全省文艺工作脱颖而出的根本优势和价值底蕴,力争创造能彰显湖南文化特质的优秀文艺作品。

  加强文艺人才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省高校在文艺人才培育中须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提升文艺人才的思想境界、精神层次,真正达到为文艺人才培根铸魂的目的。

  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特色优势和文化创新基地的平台优势。全省高校在文艺人才培育中应进一步凝练专业方向、凝聚师资力量、用好先进平台,积极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比如,可将高校艺术学科的理论教学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实践培养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文艺湘军”培养的中间环节,促进文艺人才培养提质增速。

  完善保障机制,夯实“文艺湘军”发展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确保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得以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完善文艺人才培训教育机制。把“发现、培养、使用、管理”的链条理念贯穿于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分层分级管理,不断提升文艺人才的艺术技艺水平和文化修养,鼓励他们创新创作观念、探索结合多元演绎方式,努力培育一批优秀文艺人才。

  完善文艺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德艺双馨”标准,不断完善全省文艺评奖体系,充分发挥奖励机制对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的激励作用,加大对文艺领军人才、文艺工作能力突出者的奖励,使各界艺术人才尽其才、展其能,打造一批具有高尚人格修养、精湛艺术技能的名家大师。

  完善文艺人才引进机制。根据全省文艺工作实际,制定文艺人才招引门类,吸引省外优秀文艺人才,补齐门类短板。对紧缺型文艺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填平湖南文艺发展洼地。

  完善文艺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推动省域间文艺团体互助共建,打破文艺人才的区域壁垒,善于运用省域外文艺力量促进“文艺湘军”专业水平提升。在合作交流中大力传播湖南文化,进一步让“文艺湘军”成为宣传湖南、展示湖南的主力军。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