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1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新财源 壮大新动能 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湘江新区一角。

  中国首台32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助力“华龙一号”穹顶吊装。

  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效果图,该项目为迄今湖南省内投资最大的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

  山河智能生产车间。

  ▲中欧班列(长沙)开行定制化班列,助力湖南高质量发展。

  ▲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核心区块,长沙经开区立志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高地。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金霞长沙港“水铁”无缝对接,是长沙打造“国家交通物流中心”的重要枢纽。

  陈淦璋

  2021年,面对经济下行、疫情反弹、限电停产、土地市场降温等多重不利因素,全省财政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服务打造“三个高地”大力实施财源建设工程。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省委、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出台财源建设纲领性文件。加强系统谋划,明确实施科技创新“七大计划”、先进制造业“八大工程”、改革开放“九大行动”。

  过去一年,全省财政系统加大“真金白银”投入,统筹各类资源,全力支持“三个高地”建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抢占发展制高点,壮大了发展新动能。

  大力实施财源建设工程,省财政通过建立产业政策、产业类专项资金安排、项目资金分配与税收贡献提升“三个挂钩”,加快补齐产业发展、园区发展、税费征管“三块短板”,推进实施重点产业税收提升、骨干税源企业培育、园区产业发展提质、市县收入上台阶“四大计划”,横向联动、上下贯通,推动财源建设平稳开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三湘大地,产业链群枝繁叶茂,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开放发展风劲帆满,新气象、新进展、新成果不断涌现,经济发展“含金量”更足了。

  聚焦支持重点,持续赋能助力“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1年3月9日,长沙高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暨政策兑现大会召开。现场兑现了1.59亿元的政策扶持资金,华诺星空、世邦通信、楚微半导体、华自科技等一批创新型企业位列榜单。

  这是全省财政系统统筹资金,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领域重大基础平台和“卡脖子”重大战略性布局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朝着“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目标,省财政厅以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以培育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群)为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着力在培优育强、锻长补短、建链延链、数字赋能等方面下功夫。

  过去一年,省财政安排国省补助资金57.4亿元,着力打造“3+3+2”产业集群、“十大产业项目”和一批重大基础平台,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发展和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实行提前清缴核算。发行专项债券543.2亿元,支持园区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全省有16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七位,中部第一位,获得中央“专精特新”补助1.0354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

  围绕产业链,安排落实资金链,制造强省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

  作为中部内陆传统农业大县的宁乡,加速向先进制造业高地挺进,已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县第14位。2021年宁乡市共获得制造强省专项资金3807万元。目前形成了先进装备(含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和新材料(含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

  聚焦支持重点,省财政精准发力:

  ——对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等优势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工业“四基”攻关,瞄准“卡脖子”领域力求突破;

  ——对信创、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行业,大力支持培育原始创新能力,争取承接先进制造业增量布局;

  ——对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支持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全覆盖,打造全国一流大数据中心,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省财政厅会同省工信厅,制定支持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配套发展、数字经济等方向的支持措施,推动新兴产业谋篇布局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省财政厅还不断优化制造强省、中小企业发展等省级产业类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和支持重点,新修订出台各专项资金新一轮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精准度和导向性,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正值隆冬,气温逼近零摄氏度,在长沙经开区,不久前投产的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却生产“火热”。园区相关负责人称,“省财政加大奖补支持,先进制造业代表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补贴奖励,园区企业鼓信心、添干劲。”

  这个完全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建设的园区,拥有3个超级立体库、463台AGV、222个机器人,未来将实现30万台重卡、60万台柴油发动机的规模生产,打造一个世界级的重卡品牌。

  衡阳市围绕产业园区、产业链,推动产业高质量聚集,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使产业财源尤其是工业财源成为该市的主要财源,数字经济也涌现新的税源增长点。

  产业兴,财源涌。2021年,湖南遭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前所未有,但全口径税收依然完成4376.9亿元,同比增长9.6%。制造业作为重点税源产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科技创新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省财政厅强化财政资金及政策集成,助力“三区两山两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岁末,在攻克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后,国内首款基于自主碳化硅的汽车“芯”在株洲发布,开拓新能源汽车的广阔“蓝海”市场。

  瞄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省财政安排资金34.6亿元,重点支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揭榜挂帅制”改革、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

  重赏之下,“揭榜者”踊跃。湖南实施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揭榜挂帅”,最高资助1000万元。

  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联合发布《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2021-2022年)》,引发强烈反响。项目采取前资助或后补助支持方式,单个项目省财政支持100万元至300万元。去年,省财政兑付研发奖补资金9.2亿元。

  财政积极发力,加快人才和平台建设,推动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围绕芙蓉人才行动计划,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培育青年专业人才。

  在常德的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引进博士、硕士、高工等人才40多人,组成高端研发人才团队,攻关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钛合金“黑斑”难题。公司产品销量迅速翻番,市场占有率从最初不足10%提升至50%。

  结合培育财源,省财政厅助力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升;做好短、中、长期规划,加大对科技创新主体的扶持和指导,财政资金更加精准、有效地惠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攻克“卡脖子”难题,壮大龙头企业,舞活产业链,崛起产业集群。在长株潭,政府抓科技创新、抓新兴产业的劲头十足。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集聚,税收增长来势好。去年,省级以上园区亩均税收同比增长12.2%左右。

  抢抓历史机遇,助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我省高标准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

  自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20年9月获批以来,已经成为湖南开放发展的“新地标”和“试验田”。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批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在这里涌现。

  全力服务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省财政厅迅速成立了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厅党组书记、厅长石建辉担任组长,明确重点任务和责任单位,全力支持“五大开放行动”,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

  靶向精准施策,开展政策创新。省财政厅制定了《支持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发展的若干财政政策措施(试行)》,出台8个方面19条政策措施支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截至2021年底,湖南自贸试验区121项改革试点任务中,省财政厅牵头的3项任务已基本完成;321条落实举措中,省财政厅牵头的14条、参与的31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服务重大战略,省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助推湘非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1年9月,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近40个非洲国家应邀而来,累计签约金额达229亿美元,汇聚中非开放合作澎湃之势。

  省财政厅一方面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博览会成功召开;另一方面,认真履行组委会成员单位职责,成功邀请一批国际组织高层代表参加博览会并致辞或演讲,扩大了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

  湘非经贸合作日益加深。截至2021年11月底,在非洲投资的湖南企业达138家,中方投资额为11.82亿美元,覆盖非洲29国。全省实现对非进出口364.66亿元,同比增长44.69%,总量居全国第八,中部第一。

  “东南西北”再加“天上飞的”,湖南坐拥中欧班列(长沙)、岳阳江海联运、湘粤非铁海联运、怀化东盟铁海联运、国际航空货运五大国际货运集结中心,物流通道四通八达。

  通江达海天地阔。过去一年,省财政推动湖南中欧班列通关效率不断提升,整体通关时间大幅缩短,运营能力跃居全国5强,年发运量突破1000列,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首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启运,支持打造株洲湘粤非铁海联运集结中心,联动衡阳引导南下货物沿京广线,经广东港群入海连接非洲、亚太、中东、拉美,畅通由南向海发展的国际通道……省财政大力支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拓展发展新空间。

  助力湘企“走出去”,提高经济外向度。省财政厅联合省商务厅、湖南出口信保公司开展小微出口企业“单一窗口+出口信保”试点,针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小微企业推送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普惠政策,由财政对保费予以全额支持。数据显示,2021年,共服务小微企业1117家,承保金额4.58亿美元。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让广大中小企业放心抢搭外贸发展的“顺风船”,带动更多湘品漂洋过海,融入全球竞争。

  一个个开放平台、一条条物流通道、一场场国际盛会,推动我省向着改革开放高地奋力迈进。2021年1至11月,全省进出口额突破5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实现了更高起点开新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