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1月16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株洲,打造产业集群“国家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鹏

  岁末年初,一条消息火爆株洲人的“朋友圈”: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1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榜”,株洲位列第八。

  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书记张庆伟在参加株洲市代表团讨论时寄语:发奋图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迈向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株洲加快迈进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新发展之路。

  聚链成群,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担当

  1月13日,中车株机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10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自动运输小车从物料库取料,输送到相应工位,约20分钟便完成一个车轮生产……在株洲,像这样专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企业还有不少,各具特色,聚点成链,聚链成群。

  从轨道交通器件、部件、系统到整机、大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株洲汇聚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联诚集团等300多家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得益于高度集聚、高效协同的产业链,一款新车型从研发到交付,在株洲最快只需6个月。 

  去年11月,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在株洲成立,标志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以集群之势,成为先进制造业“国家队”成员,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

  不只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株洲航空动力产业精心落子,以全国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聚合集发动机研制、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衍生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先进硬质材料产业厚积薄发,以占全国36%的企业群落、国内产销规模最大和创新能力最强的硬质材料研制基地,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

  株洲电子信息产业同样根基深厚,已形成以轨道交通电子、自主可控计算机整机、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为特色的产业集群。2021年总产值预计超过300亿元,较上年增长30%。

  从“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到“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再到“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株洲正聚焦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三大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重振株洲制造业雄风,打造中国制造的响亮名片。

  裂变升级,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1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株洲市天元区的维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堆放着该公司的拳头产品:压力烧结一体炉、金属陶瓷专用烧结炉、实验烧结炉、梯度合金烧结炉等。

  这些高大结实、结构复杂、功能多的炉,就像一个巨型“电饭煲”:它能“吞”进相关金属粉末,“煲”出硬质合金;“吃”进氮化硅粉末,保质保量地“煲”出先进陶瓷材料。

  前不久,维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燕山大学、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搭建先进硬质材料与装备创新实验平台。

  “我们计划用3至5年时间,依托平台资源,孵化先进硬质材料与装备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实现产业化。”维尚科技董事长柴神洲说,此举将推动株洲先进硬质材料龙头企业不断裂变、壮大。

  去年,株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确定“裂变”为该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的工作思路。

  近10年来,中车株洲所立足轨道交通主业,利用行业核心技术,向新能源汽车、风电装备、工程机械、船舶电驱等相关领域进行产业化延伸,复合增长率超过20%;硬质合金领域的龙头企业株硬集团,扩散出的“蒲公英”种子,成就了科创板上市企业欧科亿和华锐精密,也造就了防滑钉全球第一的明日硬质合金这类细分领域“冠军”企业……这些优势产业、领军企业,以一次次的技术跃迁,实现产品、企业、产业的多重裂变,不断做大做强、覆盖多元,直至成长为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说,只有挖掘核心优势产业上下游增量,加快裂变延链,支持龙头企业并购延链、整合资源,持续推动企业孵化裂变、行业扩散裂变和产业生态裂变,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创新驱动,增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国内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株洲缔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180多项第一,中国南车、株冶集团、株硬集团、南方航空等重量级大型企业诞生于株洲。

  “创新”始终是株洲不变的追求。株洲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3年稳居全省第一,2020年达到3.2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省唯一超过3%的市州,在全国也靠前。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株洲市用好厂所结合、企业院士和职教人才等资源,发挥主机和龙头企业优势延伸裂变,支持重点企业孵化新的市场主体,推动园区孵化器和加速器更紧密对接研发机构,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

  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国航发南方公司、株硬集团等企业,一个主机厂加一个研究单位的配置,使得科技资源的配置和政策设计紧紧围绕市场主体进行。这种“厂所协同”,株洲企业一次次在创新中勇立潮头。

  制度创新,株洲交出优异成绩单。加快推动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推进数字株洲建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接湖南自贸区,重塑铁海联运新通道优势,推进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

  株洲纵深推进园区审批权限放权赋权和产业项目改革服务机制,从原来的“我要开工”一件事,拓展到“我要竣工”一件事,把从启动竣工验收到房屋不动产首次登记涉及的20余个部门、需3个月才能办结的系列事项,缩短集中在5个工作日“一站式”办结,在全省率先实现“竣工即交证”。

  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株洲围绕建设中部地区重要创新策源地,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