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1月0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的诗歌,诗化的人生
——读唐之享的诗

  向小文

  

  我惊诧于作为诗人的唐之享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诗路历程,他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化成诗意的浪花,然后升华催化成一首首鲜活的诗歌,珍藏于人生风景中的档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单纯是雕刻着时间和空间痕迹的诗歌,它不仅折射出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代的触摸,透过这些诗歌,我们更是看到了一个时代一群人的心灵缩影,一群人的生命感悟之路。这对当今一些浮躁、迷茫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

  

  诗人从初中时代便喜欢阅读诗词,养成了诗词写作的习惯,一直与诗词相伴。

  唐之享的诗歌大部分是从陶冶情操、寄托性灵出发。这也决定了他的诗歌总是散发着浅浅的闲适,洋溢着欢快的清香,飘洒着诙谐的语调,在看似浅显的文字层面下,感悟着生活,分享着人生。

  他在《银杏山庄垂钓》写道:“明媚春光银杏庄,和风拂柳送花香。挂食一线将竿撒,垂钓多年自有方。湖静标浮人不动,钩调饵换虑周详。太公渭水任鱼愿,我纵怡情满袋装。”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满满的怡情。

  当诗人浸润于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和交流,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完全的放纵。《采桑子·漓江》:“谁人不道漓江美,水似珠潭,山似瑶簪,秀丽瑰奇冠宇寰。画廊百里天堂小,朝赏岚烟,暮赏银蟾,乐荡轻舟仙境间。”词中比喻大胆夸张,写出了水的清澈、山的雄伟,写的是诗人荡舟漓江的一种心灵感受,好像人进入了画卷般的天堂。

  

  唐之享的诗歌散发着对生命和人生的情感体悟,有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对久别亲人的思念,对远在异乡的朋友的牵挂和对亲情的丝丝依恋,这些无时不在拨动着诗人内心那根易感的琴弦。

  这里有诗人刚来到北京求学时留下的诗句,如《思亲》:“北京攻读自专心,重九倍思父母亲。二老不知康健否?一回思念一沾襟。”朴实的语言里面,感想无限,泪水沾襟。

  诗人和妻子几十年相濡以沫,一路携手,风雨无阻。在收到妻子寄来的装有七粒红豆的书信那刻,诗人写下《红豆》:“睹物思人情更痴,古传红豆寄相思。夜来辗转难安枕,想见当年热恋时。”

  有对亲朋好友的牵挂,如《忆秦娥》:“清秋夜,鹊桥相聚声幽咽。声幽咽,牛郎织女,几经离别。银河迢递谁逾越,锦书难寄音尘绝。音尘绝,愁肠百转,锦心如铁。”全诗放在“七夕节”这个大背景下来写,散发出淡淡的忧愁和哀伤。

  四

  一个真正的诗人不单纯是为情感而作诗,他必须学会用理智来对待世界,分析世界,表达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

  如:“世事休言多变化,三秋开罢又三冬”(《菊》),世事无常,秋冬更替,不过是人生的规律罢了。这是对生命的淡然,不经过人生风浪的考验,是很难有此种感慨的。“莫道讲台三尺长,一天到晚播书香”(《讲台》),同样是咏物诗,韵味十足。“传道何分贫与富,育人不计丑和妍”(《教师节感言》),则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和价值观。

  所有这些诗句,无不折射出了诗人对历史、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见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