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1月0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夫夷“江花”红胜火

  艾华林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自古以来,河流不仅是一个地方的诗意和灵魂所在,也是一个地方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之源。在我的家乡,有一条发源自广西的河流。它一路奔腾,一路欢歌,溅起了无数浪花,也滋养了沿岸的美好诗意。

  当这条自猫儿山奔流而下的河流途经邵阳县境内时,它渐渐地舒缓平静下来,形成了一条清澈秀美的宽阔大河。大概因为此地是古夫夷侯国的所在,人们便将它称之为夫夷河或夫夷江了。“清清夫夷水,蜿蜒流远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演绎着尘世的无常……传递着众生的祈愿……九曲河床呵起伏波浪,谁是照亮前程的灯塔呵?”诗人李青松在歌曲《清清夫夷水》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11年前,一个除夕的前夜,我自深回邵与自京返邵的李青松在塘渡口古镇相遇相识。那天,我们与家乡的文友们欢聚一堂,谈诗论道,言笑晏晏。席后,李青松和我漫步在夫夷河畔的夜色中,我一边听他讲述邵阳县的文化历史,一边欣赏沿岸的美好景致。在流连忘返的景色中,在沿岸灯火的辉光里,我发现幽静的夫夷江面上,因为鱼儿的偶尔跳跃而溅起的“江花”闪烁着迷离的星辉,让我心生欢喜。而彼时,我并不知道,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生活在夫夷河岸的有识之士,开始筹划创办了邵阳县新时期以来的第一个群众文艺园地,就命名为《江花》。  

  古夫夷侯国,今邵阳县也,历经千年,人们辛勤劳作,仍然因为僻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症状,而在经济发展方面落后于相邻的几个县市。虽如此,但在夫夷河激荡的岁月长河中产生的文艺“浪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绽放出了耀眼的光华。以“一牒三启”名闻后世的晚唐咏史诗人胡曾就有149首,整整两卷篇幅的诗文收入官修丛书《四库全书》。其诗文不仅被古代话本和通俗小说广为引用,还被旧时代的学馆用作蒙学教材。由此可见胡曾诗文成就之高。

  自以咏史诗铭史和以檄文定国的晚唐诗人胡曾以降,宋代诗立史林、意超众境的客旅诗人陈与义;玄理精深、参透自然的明代简蟠龙;声律雅韵、清逸古典的“声律启蒙”之清代宗师车万育,以及简昌璘、刘纪廉、孙雷明、曾沛霖、车春涵、刘孝诒、王尚贤、吕律、车万旗、车望湖;至近代诗史交融、浑然大气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奠基者、诗人吕振羽……赓续了夫夷河流域的千年文脉,在中华民族广袤的星空绽放了灿烂的文艺光辉。 

  如果说天堂是博尔赫斯想象的图书馆的模样,那么,诞生在夫夷河流域的《江花》,就是培育本土文艺人才的“后花园”。《江花》杂志扶植推出了大批文艺新人。其中有很多优秀作品频频见诸国家级报纸杂志,并时有作品在全国性评奖中获奖。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江花》于1987年停刊了。虽然这本开创了邵阳县新时期文艺新风的阵地荒芜了三十余年,但这期间,县里青年追求诗和远方的理想主义情怀并未就此沉寂,涌现出了众多新时代的诗意抒写者和网络作家,呈现出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以网络小说《遍地狼烟》入围茅盾文学奖的李晓敏影响力最大。

  如今,时过三十余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江花》以图书的形式正式复刊,可喜可贺。我在读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复兴号《江花》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认识诗人李青松十多年了,我们虽然相距千里,但时常互致问候,探讨诗禅美学。李青松少负诗名,曾北上任《青年文学》诗歌主持,创办《新诗界》,举办“新诗界国际诗歌大赛”,为新诗事业贡献了诸多心力。近年来,他继续为家乡文艺事业贡献心力。在历时8年之久主持编选出版邵阳县千年文选《夫夷文澜》之后,他又积极筹划复刊出版《江花》,真是劳苦功高。

  夫夷“江花”红胜火,愿家乡的文艺事业在《江花》的复兴中更上一层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