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 沛 陆 意 谢 睿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前进的航船,风帆正举,劈波斩浪。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更是衡阳市蒸湘区阔步发展、收获满满的一年:
这一年,蒸湘区上下紧盯“一条线”,开创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钢管及深加工产业园区欣欣向荣,杨柳汽车销售街区生龙活虎,核心商区人声鼎沸,雨母山景区如诗如画,长湖、呆鹰岭等片区蓄势待发。
这一年,蒸湘区上下铆足“一股劲”,保持争先进位的良好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财政总收入位居全市城区前列。全国终身教育品牌县(市、区)、全省落实开放崛起等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县(市、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县(市、区)等3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收入囊中。
这一年,蒸湘区上下坚持“一条心”,办优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377个老旧小区楼栋焕发新颜,2个安置房项目依次铺开,12个棚改、旧改项目有序推进,11个农贸市场新、改建全部完成,主次干道两厢提质改造全面完工……
一年来,蒸湘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发力园区、街区、商区、景区、片区“五区”建设、干好干优民生实事、推动文旅融合,凝聚起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磅礴之力。
“我们将以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勇担首责使命,展现首位担当,凝心聚力建设现代化新蒸湘。”蒸湘区委书记雷华说。
发力“五区”建设,引育发展新动能
6月25日,随着气阀打开,一条“气龙”呼啸着从1500多米水深处、4000多米地层喷涌而出,宣告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成功投产,刷新了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历史。
“深海一号”位于海南岛东南150公里海域,投产后,年产气30亿立方米,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民生用气需求。其实,2014年国家就探得这个储量超千亿立方米超深水大气田,但因缺少经验、技术被“卡脖子”,迟迟未能开发。
关键时刻,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挺身而出,与中海油通力合作,突破多项技术难题,自主研发深水钢悬链式立管,为“深海一号”供应首批国产大口径深水钢悬链式立管和海底管线管近2万吨。
华菱衡钢及其配套的深加工产业园是蒸湘区的“工业王牌”。近年来,华菱衡钢通过创新驱动,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在高端无缝钢管市场打响了品牌,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首选合作伙伴,更带动其上下游企业茁壮发展。
目前,钢管及深加工产业链共有规上企业14家,今年1至10月,实现产值114.5亿元,同比上升29.9%。预计到2025年,无缝钢管制造及深加工产业总产值达250亿元。蒸湘区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钢管之都”。
产业兴则城市兴。作为雁城产业集聚之城,蒸湘区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精准推送中央、省、市减税降费、金融让利等优惠政策,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增效,助推企业加快发展。创新推行“亲商、安商党政领导在行动”“局长走流程”“政务服务秒批行动”等特色举措,问计于“企”、精准帮扶,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该区还选定20家企业作为干部作风监测点,由区、镇纪检干部定期下沉,“点对点”监督,进一步严格和规范涉企行为。深入开展“网上作风巡查”活动,实时监控13个窗口单位,建立监督服务微信群460个,把监督“前哨”架到群众身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干事热情高涨,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吸引众多企业与优秀人才前来发展。蒸湘区逐渐成为商业发展重地、投资洼地,发力“五区”建设正当其时——
以创新强园区。做大钢管及深加工产业园,提升钢管品质“强链”、加快产品开发“补链”、充分整合资源“延链”,推动衡钢及上下游企业优化提升。谋划建设产业层次优、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产业园,培育蒸湘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特色兴街区。加紧发展规划、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加快推进杨柳汽车销售街区三期建设,不断延伸赛道试驾、汽车美容、合法改装、零配件供应、汽车金融及二手车销售等产业链,力争建成湘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齐全、模式新颖、全省一流的现代化汽车贸易中心。
以服务旺商区。做强做优万达、弘阳等商贸综合体,加强金钟大雁城招商营商,加快国贸中心、中粮路商业购物街、瑞邦商业广场等新商区建设,着力构建“点点串联、线面结合、形成一体”的全市核心商圈,打造五百亿级消费市场,巩固衡阳大湘南消费中心地位。
以智能促景区。大力推进雨母山智慧景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景区内涵,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知名度和影响力,将雨母山打造成北京的香山、长沙的岳麓山。发展乡村旅游、研学教育、休闲观光、生态康养等现代农旅、文旅产业,建设一步一景、推窗见景、处处是景的“衡阳后花园”。
以开发活片区。全面推进长湖片区开发,加快呆鹰岭片区规划建设,完善道路、管网、公园、学校等基础和配套建设,积极招引“三类500强”企业入驻,做大做强城市综合体,提升衡阳城市门户形象,进一步突出蒸湘作为全市核心城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奋勇争先,“五区”并进。“蒸湘区将聚焦‘五区’建设,切实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区首位度,打造区域中心之城。”蒸湘区委副书记、区长曾梦龙说。
聚焦民生实事,织就百姓幸福梦
“走!去温家台社区打卡!”11月28日下午,踩着冬日暖阳,市民李霞拉着闺蜜,来到蒸湘区温家台社区打卡拍照。她们或驻足停步,倚靠文化长廊,捧书沉思,或拾级而上,倚栏眺望,拍出复古风情。
过去,温家台社区商住混杂,人居环境不佳,一条臭水沟纵贯社区,被戏称为“龙须沟”。如今,老旧小区蝶变成“网红打卡点”,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这都得益于蒸湘区今年开展的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
该区联合城管、住建、园林等20余个部门,深入社区一线,强力整治社区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停车秩序等,对群众反映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实现“半小时现场核实商议、2小时处理回复到位”。创新建立“晨钟暮鼓”工作督导模式,即在上下班高峰期,安排城管执法队员在社区人流较大的路段巡逻,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社区治理最需要什么,居民最有发言权。引导、鼓励社区居民选出“街长、片长、楼栋长、党小组组长”,发动党员居民、“衡阳群众”志愿者、热心群众上街走访,劝导群众有序停车、规范经营等,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变“冷眼看”为“热心干”。
职能部门齐发力,社区群众共参与。“住在蒸湘区,让人感到既舒适,又幸福。”居民陈青录说,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整治“旧环境”,建设“新家园”。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蒸湘区抓住“厕所革命”这一突破口,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齐抓共管的原则,充分激发村民自觉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生活品质。
“以前怕弄脏衣服,只好穿旧衣服、打着赤脚去施肥。现在穿新衣、蹬皮鞋都不怕。”11月29日傍晚,雨母山镇雨母村村民陆彪,正从屋后的“三格式化粪池”中舀水浇菜。
“三格式化粪池”由沉淀池、发酵池、蓄粪池3格组成。屋内厕所污水经过粪污沉降、厌氧消化等程序,去除和杀灭寄生虫卵等病原体,可实现对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贮存。
“村里安排施工队来家里测量、施工,不要我们花一分钱。”陆彪还将原先杂草丛生的菜园重新规划,用水泥小路划分种菜区域,还搭了一个葡萄架,夏夜可坐在里面乘凉休闲。
不少村民看到陆彪家的改厕成果后,纷纷报名改厕。目前,蒸湘区共有3700余户农户改建或新建厕所,一改“一个土坑两块儿砖,三尺土墙围四边”的厕所旧模样,无害化厕所(具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按规范使用的厕所)普及率超过93.1%。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今年,蒸湘区还紧盯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用心、用力、用情抓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新增公办幼儿园29所,改扩建立新小学、大立实验小学、长湖中心幼儿园,新增学位5490个,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提前清零。建成6个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大幅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
如今,蒸湘区的环境更宜居,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城乡面貌越来越美。
推动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新活力
“每逢节假日和周末,房间就很紧俏,很多游客都是通过电话、网络提前预订。”11月30日,雨母山景区内的万熙山房民宿电话不断,负责人胡斌正为周末过来的游客预订房间、安排行程,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衡阳“绿肺”和“天然氧吧”,雨母山一直是城区市民的主要休闲地之一。人们喜欢周末来雨母山登高望远、赏民风民俗、吃农家菜、住农家屋,逃离城市喧嚣,静享绿色安宁。
为丰富旅游内容,今年,蒸湘区全面盘活、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潜能,开发非传统旅游项目。如依托犁田、插秧、打谷、编草鞋等原汁原味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传统农耕文明旅游开发;对农业生产中的浇灌、施肥、收割、养殖等活动进行包装编排……让游客通过深度“浸入”,以“深”游促“慢”游,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发挥旅游乘数效应。
“原来到雨母山游一游就走了,现在可以带亲友们来摘葡萄、钓鱼、种蔬菜,还可以住下来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游客肖国宁说。
旅游给农村带来了发展活力,越来越多村民端起发展旅游奔小康的“金饭碗”。今年,仅雨母山景区就已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有了“好风景”,奔向“好钱景”。蒸湘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新的发力点,坚持按照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原则,实施“旅游+”,积极发展“旅游+医养”,加快建设雨母山华侨城、银泰生态度假区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集健康、疗养、休闲、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医养中心。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如何吸引人才进来、留得住、发展得起来?
蒸湘区建立湘籍企业家库、专家库,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优秀乡土人才可发展成党员,帮助创业者解决在土地、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雨母山镇临江村村民左立冬,带着甲鱼养殖技术回到村里,与市级龙头企业惠农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养殖甲鱼、小龙虾等水产。
雨母山镇幸福村村民罗远才,带着发展规模农业和园林绿化经验,回乡倡导28户村民合作成立龙兴湖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龙兴湖生态庄园,一改农村落后面貌,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早已把衡阳当第二故乡的浏阳人罗波在蒸湘区搭桥引线下,来到雨母山镇临江村创办惠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700余亩土地,种植紫贝、天葵、长寿菜等10余种特色蔬菜,产品远销广州、深圳和市内各大超市……
在乡贤带动下,临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新竹乡村振兴示范园、土桥高新特色果蔬产业园等一批“田园综合体+观光+民宿”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蒸湘农村正焕发勃勃生机。
潮涌风帆动,破浪开新局。蒸湘区,正意气风发、昂扬奋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