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浩 石立新
九山半水半分田,坎上修路坡上建宅园。这是湘西古丈民间的自我调侃,也是大山里自身条件落后的真实写照。
北纬30度茶叶种植的黄金纬度、独有的山地森林小气候、两千年的茶文化积淀,成就了“古丈毛尖”卓越不凡的风格内质,也形成了红石林独有的神秘。
湘之西,武陵山脉蜿蜒其中,云遮雾绕。林地里的无数珍品,难以运出巍巍大山,藏匿在高山峡谷的无边风月,难以迎来客人的欣赏。这里缺的是,一条打通大山内外的时光通道。
高铁来了!桥,14座;隧道,12条。全长34.109公里的高速铁路古丈段,犹如脉脉相通的血管,为山区的腾飞提供输血通道。
朝辞古阳彩云间,煮茶未半万重山。今天的古丈,就像插上了翅膀。慢煮一壶茶的功夫,早已飞出了大山边界。
等43年,把速度“加上去”
古丈之小,古丈县火车站便是明证。一列绿皮火车进站,必定有一段还在山洞里。位于古丈县城的老火车站,又被戏称为“停在山洞里的火车站”。
可古丈之大,百万亩林场可证、名誉天下的名茶可证,现已拉通的张吉怀高铁亦将为证。
张吉怀高铁古丈段全长34.109公里,起于酉水铁大桥南岸,止于默戎镇九龙村吉首隧道进口,有桥梁14座,隧道12孔,车站一座(古丈西站),桥隧合计长33.818公里。
古丈西站坐落于县城西南的南山村,因其依山开挖架桥而建,建成后将呈梯田状的总体建筑布局。
“古丈段施工难度很大,桥隧比将近99%。”回想起这些年的建设场景,中铁十八局集团张吉怀铁路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张峰感叹不已。
从2017年10月份进场,到今年9月份项目全部验收,这一场14万古丈人民期盼的战斗打了足足4年。
建设的难度在哪里?因地形条件限制,古丈段施工沿线没有足够的场地建设预制梁场,大型吊装设备也难以进场,项目部只能采取现浇法进行桥梁施工。
项目部副经理贾建良介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克服了地质条件差、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安全风险高等一系列难题,采用了新技术新装备,期间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古丈西站修建也异常艰难。从空中俯瞰,古丈西站呈依山直上的阶梯状,车站夹在两座隧道之间。为了保障施工进展,项目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削坡开挖出了200米左右路基,两端再架设铺装桥梁连接。
“为了与站房齐平,站前广场填高了近33米,用了24万多立方米的土石方。”31岁的吴超是项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有着10余年基建经验。古丈西站站前广场项目的填筑量之大、边坡开控处理之难,都让吴超印象深刻。在他看来,尽管施工难度大、工程进度紧,但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保障项目进度,足以证明古丈人民对高铁的期盼。
早在1978年,“焦柳铁路”从县境内穿过,让古丈打开封闭大门、迈入铁路时代。这条老铁路,在古丈县内共设古丈、排口、龙鼻嘴、猛洞河、万岩五个站。
或许,慢火车已跟不上发展的节奏;或许,大山深处需要一次质的飞跃。近十年来,老火车站的客流量日渐减少,位于县城内的古丈站早已关闭。
隔了足足43年,在老火车站外一公里的地方,古丈西站拔地而起。
候车大厅天花板,是灰白铝板条组合出的古丈毛尖茶叶造型;屋顶弧线与翘角寓意土家族吊脚楼;外观多层线条取意红石林地质堆积演变……高铁站的里里外外,镶嵌的都是古丈特色,也是古丈人民几十年的期盼。
古丈西站,在湘西州四座高铁站中距离县城距离最近。四年来,从县城步行到高铁站建设工地“打卡”,成为茶乡人民一项新的“休闲”活动。
大家都在期盼、在畅想,这条将为古丈振兴腾飞插上翅膀的“张吉怀高速铁路”,将助推古丈迎来崭新时代。
茶旅融合,把游客“拉进来”
古丈县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0.1%,绿色生态茶园面积近20万亩。
红石林千姿百态,变幻万千,古朴雄奇,气势逼人;高望界溪流遍布,峡谷纵横,四季如画;栖凤湖层次丰富,山势奇特,拥有古老而神奇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坐龙峡潭瀑缠绵,溪水蜿蜒,奇花丛生,壁如刀削,终年云雾萦绕,乃人间探险天堂。
古丈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茶旅融合项目,现着力打造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和休闲康养胜地。
古丈县墨戎镇夯吾苗寨因地制宜,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里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服饰等民风民俗世代相传,成为今年国庆出游的新看点。
夯吾苗寨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旅游,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了景区与村寨、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特色旅游发展新路。
如今,夯吾苗寨每年的门票收入达500万元以上,其中,80%门票收入分给群众和村集体发展经济,实现了“人人参与旅游服务,家家享受旅游红利”。
张吉怀高铁建成通车后,古丈县旅游业将跨入高铁时代,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依托高铁带来的人流量,把游客“拉进来”。
为迎接高铁时代,今年上半年古丈县在长沙和济南先后举办了两场茶旅推介会,反响热烈。推介会上,古丈县以高铁开通为契机,持续渲染“坐着高铁去古丈”旅游营销话题,大力推介优质古丈茶和景区,诚邀广大茶客朋友们坐着高铁来观赏古丈美景,品古丈香茗,为高铁时代的古丈茶旅市场预热。
龙玲芝,出生在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苗家阿妹。她曾经走出了自己贫瘠的家乡,成为了一名教师。一场大火改变了龙玲芝的人生轨迹,她义无返顾地回到了大山,带领乡亲们一起重建家园、打造茶园,实现脱贫致富。
为了把古丈毛尖推广出去,龙玲芝身穿传统苗族服装为每一位客人表演茶艺,磨破了嘴皮子、跑断了鞋跟子,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即使在怀孕的时候,她也在见客户、跑市场。
龙玲芝主动出击、引入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从定位、起名,到线路设计、旅行社对接,她身兼数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夯吾苗寨”凤凰涅槃。苗寨开门迎客,乡亲们当导游、唱苗歌、打苗鼓、泡茶待客。
牛角山村拥有万亩茶园,通过茶叶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7个村6000多人就业。在龙玲芝看来,高铁的开通,将会让古丈旅游产业迎来一个崭新台阶。
“高铁的开通,将对古丈的旅游行业快速发展起到刺激和拉动作用。”古丈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小荣介绍,古丈一直在研究制定相关旅游营销方案,将深入挖掘旅游消费热点、亮点、卖点,全力打造旅游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同时完善标识标牌、提升旅游服务等,全力做好旅游宣传营销工作。
古丈县紧紧围绕湘西州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积极对接高铁大通道和融入湘西州1小时旅游经济圈,加快构建红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栖凤湖酉水旅游度假区、坐龙峡河西通用航空小镇、默戎旅游特色小镇、高望界岩头寨森林康养小镇等五大旅游板块,先行启动好河西片区开发。
同时,古丈县还将加强农旅融合、茶旅融合、林旅融合,打造一批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园和田园综合体,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8个重点帮扶村,打造一批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发展产业,把产品“拖出去”
古丈县人均茶园面积已突破1.3亩,高居全省第一,是湖南唯一“中国有机茶之乡”;千万级茶企14余家,企业集群星光闪耀……
悠然千年的古丈毛尖,已成为古丈县富民强县、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古丈毛尖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公用品牌,古丈茶深入古丈人的骨子里,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基因。
古丈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大钊,自己也制得一手好茶。“生长于此,耳濡目染,培养了我对茶叶的热爱。”周大钊介绍,2021年古丈县茶园面积近20万亩,绿色有机茶园5.2万亩,占比率位居全国前列。
高铁的开通,无疑可把古丈的农副产品“拖出去”,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2016年以来,古丈县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981个,完成产业基地建设35万亩,其中生态茶园面积达17.5万亩。
此外,古丈县还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05家,建成114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积极推进“龙头企业+村委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集体经济+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主导,贫困户参与”的产业扶贫格局。
古丈古阳河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维霞经营茶叶多年,在业内闯出了一片天地,其公司产品“古阳河”品牌茶系列畅销国内27个省市,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1998年,古丈县外贸茶叶公司改制,胡维霞成了一名下岗女工。她咬紧牙关,重头再来,不仅成立了古阳河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把古丈毛尖的专卖店开到了州府吉首、省城长沙,实现了从茶叶销售门面到正规茶企的转变,还在古丈县古阳镇树栖科村、双溪乡梳头溪村等创办了茶叶基地和加工厂,实现了茶叶种植、加工、收购、销售的全覆盖。
经常需要在全国各地出差跑市场的胡维霞深感高铁的便捷,对于古丈早日通高铁翘首以盼。胡维霞回忆,20多年前去一趟长沙要花两三天时间,而期盼已久的高铁开通后只要2小时。谈及高铁将带来的变化时,胡维霞喜笑颜开。高铁开通之后将会引入更多的客商,自己的产品可借力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走出深闺,走向世界。
在奋力推动产业格局大调整大发展中,古丈正高质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优势区。在现代农业方面,古丈努力强化品牌兴农,大力推进25万亩优质茶园、20万亩高产油茶林、7万亩优质水果、3万亩富硒蔬菜和特色养殖“五大特色产业”建设,统筹推进烟叶、中药材、林下养殖等产业发展,力争在农业现代化上迈出更大步伐。
古丈县委书记邓晓东表示,古丈县正按照湘西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区两地”“五个湘西”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引领、特色产业强县、改革创新攻坚”战略,大力实施旅游康养、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三个百亿计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