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畅达 潘文秀 李哲嫣 张鹏飞
初冬的暖阳下,益阳的河湖舒展着她的美丽。大通湖绿意融融,候鸟翩翩起舞;南洞庭波光潋滟,湿地生机盎然;资江穿城而过,两岸景致怡人……
近年来,益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河湖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效”“有能”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益阳市2020年河湖长制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河湖生态持续向好。
2021年,益阳市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88%,较2015年提升21.9个百分点。洞庭湖益阳断面达到国家“水十条”考核要求,主要污染物总磷浓度较2015年下降46.6%;大通湖水质持续改善,10月断面水质达到Ⅲ类;资江干流益阳段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水质,中心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构建“四长一站”工作机制
11月9日,资阳区石码头社区志愿护河队像往常一样在资江边巡查。为了呵护美丽河湖,这群热心护河志愿者风雨无阻。
在社区原党委书记何翔的带领下,志愿护河队队伍得以壮大。2017年以来,何翔以资水责任河段问题为导向,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居民成立社区志愿护河队,发动居民改变不良习惯、积极参与爱河护河行动,使辖区内原本杂草从生、垃圾成堆、蚊蝇乱飞的千米河岸变得干干净净、赏心悦目,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2020年,何翔获得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评选的“巾帼河湖卫士”荣誉称号。
车依轨走,人伴制行。益阳市在全市创新推行河湖长、河湖督查长、河湖警长、河湖检察长与护河志愿者工作站的“四长一站”工作机制。目前,市县两级实现了“四长一站”体系全覆盖,凝聚河湖监管合力,推进长治长效。
构建“四长一站”工作机制,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市政协主席担任总督查长,市纪委书记担任督查长,市政法委书记担任第一总警长,市公安局局长担任总警长,市检察院检察长担任河湖总检察长,市委副书记担任全市护河志愿者工作站总站长。各乡镇(街道)建立河湖警长“112+X”专业队伍,即1名所长、1名责任区民警、2名专职辅警加多名河湖沿线村庄“村警”;市、县、乡、村四级明确河段志愿服务责任人3067人。
“四长一站”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执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法纪监督、河道警长牵头执法和民间志愿者组织作用,定期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形成了监管合力,为建设绿色益阳、维护河湖健康、实现河湖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四长一站”机制引领下,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志愿者勇于担当,创新举措,主动作为。
以巡查、解决问题为主要抓手,市、县两级河长积极履职,交办解决问题累计1768处。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纪委监委领导高度重视河湖督察工作,多次调度,并带队到基层进行现场督查。在市河湖警长办公室的统一指挥部署下,2019年至今,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涉水刑事案件72起(其中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44起,非法采矿案件28起),刑拘68人,移送起诉118人;查处涉水行政案件15起,行政拘留11人。
市级志愿者工作站按照“护河知识宣传季”“河湖岸线美化季”“毅行调研走访季”“巡查暗访监督季”四个阶段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社区(村)、学校、企业等组织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参与爱河湖河志愿服务活动就达12万余人次。
益阳市将235万元河湖长制考核奖励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年度考核结果,分别对年度考核中优秀的牵头部门和责任联系单位、“十大优秀河长”、“十大优秀河道警长”、“十大护河志愿者”、“十大最美河湖”、“十好乡镇”进行表彰或奖励,助推乡镇、村级河湖长制工作落实,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
多措并举“管盆护水”
益阳市居洞庭湖南部、资水中下游,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近年来,益阳市以河湖长制为有力抓手,各部门通力合作,推动形成河湖保护治理齐抓共管局面,多措并举“管好盛水的盆”“护好盆中的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改善河湖面貌。如今,恢复水系连通的下塞湖,完全融入洞庭湖,不再是湖中之湖,还洞庭清波;拆围还湖的黄家湖、南门湖,又恢复了往日的湖平水阔。沅江市白沙大桥两侧的河滩上草木葱茏,生机勃勃。以前这里砂山堆积,益阳市通过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昔日的砂石堆场变成了漂亮的园林景观。
斩断入河污染源头。目前,14个市级建成区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整治完毕,9个县级建成区黑臭水体、71个乡镇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市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65个、日处理规模13.2万吨,实现大通湖流域、资水干流沿线建制镇及全国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高标准建成资阳甘溪港、沅江白沙及石叽湖、南县茅草街4个船舶污染物岸上收集点,为辖区水域客船、客渡船添置垃圾收集箱,从源头杜绝船舶污染下河。
加强水环境治理。推进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洞庭之心”大通湖,持续开展疏浚、退养、禁磷、增绿等措施,大湖水生植被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水质实现两年跳,大通湖水质成功退出劣V类,已实现Ⅳ类水质年度目标。
疏通洞庭湖“毛细血管”。把连结洞庭湖的沟、渠、河、坝等清理畅通,让水域又重新“活”起来、清起来。结合黑臭水体治理、小型沟渠清淤清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人居环境改善、湿地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集中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尚未覆盖的空白地区。目前,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五结合”工程已全面动工建设。
美丽河湖惠及百姓
回应百姓关切,让城市更宜居,乡村更美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是益阳市建设美丽河湖的内生动力。
按照市第1号总河长令,持续开展河湖垃圾治理工作。今年以来,益阳市共投入资金1663万元,清理河湖水面漂浮垃圾8.15万吨,基本实现了“水面无漂浮物、堤岸无垃圾”的目标。
示范创建有方。全市涌现了一大批治理基础好、群众关注度高、示范带动明显的样板河段或湖泊,辖区内河湖旧貌换新颜。赫山区鱼形山水库、桃江县獭溪河(桃花江镇段)、资阳区迎丰水库、南县育新电排渠、资水安化段、南县南茅运河、沅江市城区五湖获评“省级美丽河湖”称号。按照“一乡一亮点”要求,27处乡镇样板河湖已建成。
资江风貌带,成为益阳中心城区的一道靓丽风景和城市“会客厅”,多处公园、花海、小广场、游园、楼阁亭台、健身设施次第铺开……资江风貌带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河湖之美,不仅仅在城区,也呈现在乡野。赫山区八字哨镇高粱坪村南干渠,五年前,渠内黑泥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实施河长制以来,该村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经过清淤疏浚等治理,水生态、水环境明显改善,如今这里河畅水清、绿意盎然。从“臭水沟”到“市级最美河湖”,南干渠的美丽蝶变,是益阳市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之前人人避而远之的污水河,到如今沿岸花草丛生、环境优美,得益于赫山区泉交河镇将老河作为全镇河道治理的重点工程,通过河道坡面整治、增固河堤、排污口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河道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水质大幅提升。泉交河镇还聘请专业保洁公司对河道卫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堤岸整洁、水面清洁。
借力生态示范小镇建设,近年来,桃江县修山镇强化河湖治理,通过“四水治理”“砂石整治”“三无船舶上岸”等系列治理,持续加大项目投入,资水桃江县修山镇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十里画廊”,获评市级十大最美河湖。
“智慧河长”促长治
益阳在湖南率先开展智慧水利建设,投入3053万元打造“智慧水利”平台,平台搭载河湖管理与水旱灾害防御系统,集节水用水、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水质在线监测等功能一体化监管平台。益阳“智慧水利”获评全国智慧水利先行先试试点工程之一。
全市95%的涉水区域都安装了监控“千里眼”,“智慧河长”系统对全境314条河流、54个湖泊进行可视化、智慧化全方位监管,基本守住了资江母亲河、洞庭湖、大通湖、皇家湖等重点水域,看住了河道采砂等敏感区域和梯级电站、水库等重点工程,同时大大提高了汛期资水流域联合调度的精准度。
平台通过运用智能识别、视频分析等手段,实现智能监测预警河湖垃圾漂浮物、岸线侵占、非法采砂、水生态破坏等河湖问题,形成了“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网上管”立体化监管,极大地改善了河湖监管盲区死角多、传统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实现了重点河湖24小时全天候监管,共打击涉水违法案件15起,非法捕捞案件44起。
远程监管与宣传教育并行,全市非法捕捞、盗采砂石及侵占河湖现象明显减少;资江、洞庭湖流域一些砂石盗采高发区盗采现象得以根治;大通湖流域800平方公里涉水区域过去偷排偷放、违法养殖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抑制;下塞湖、洞庭湖“两围”整治后续监管得到了长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