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引领攀高峰
——省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勇当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主力军

  11月12日,湖南兴湘集团与中国商飞合作共建的长沙航空产业及研发基地项目滑轨工程迎来首联浇筑,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核心装置的关键工程正式启动。

  由湖南交水建集团投资建设的平益高速南阳湘江特大桥。南阳湘江特大桥为平益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7120.6米,其中主桥长511.88米,主跨120米,为目前国内最大跨径波形钢腹板悬拼梁桥。2021年9月17日,该桥波形钢腹板悬拼梁顺利合龙。

  (本文图片均由湖南省国资委提供)

  王 亮 胡信松 田运宏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调研,勉励湖南着力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为新时代湖南发展确立新坐标、锚定新方位、赋予新使命。 

  “三个高地”是湖南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定位,“四新”使命体现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

  一年来,全省国资国企人牢记殷殷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

  全省国资国企系统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主战场,推动布局结构调整、坚定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创新引领,勇“攀”三个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勇闯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了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了新担当,在奋力谱写湖南新篇章中作出了国资国企的贡献。

  加快推动布局优化结构调整

  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当先锋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一年来,我省国资国企紧扣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要求,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坚持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要求,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省国资国企继续壮大和布局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磁能等高端装备,钛材钛件、高强铝合金等新材料,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力争占据行业龙头地位或进入行业第一方阵。对钢铁、建筑施工、有色金属、盐及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则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力度,推进生产装备的现代化、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生产流程的智能化。

  省国资委定下目标,力争到2025年培育世界500强企业1至2户,中国500强企业7户,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行业冠军。

  近一年,华菱集团围绕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主战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上半年,华菱集团高效品种钢占比增长至55%,人均产钢达1500吨以上,资产负债率下降到60.7%;2021年1至8月,实现销售收入1546亿元,利润10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3.7%、52.9%,有望成为湖南第一批进入世界500强的本土企业。

  省国资国企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省国资委出台了《省属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按照“3+3+2”的思路,开展专业化归并整合,重点理顺湖南高速集团、湖南机场集团、湖南粮食集团和湖南现代投资的管理体制,推动组建能源集团、酒店(旅游)集团。

  围绕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和“3+3+2”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在省属企业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科技创新项目、产品创新项目和军民融合项目,加快布局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16个产业链。

  截至2020年底,省国资国企共有23个项目入选“5个100”工程,涉及投资额535亿元,省属企业战新产业涉及资产占比20.2%,营收占比35.1%。

  把科技自立自强摆在核心位置

  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打头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省国资国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推动企业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重点突破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把国有企业打造成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

  今年,7月23日,兴湘集团所属博云东方成为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博云东方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为首席科学家的跨学科研发团队,联合中南大学,持续不断地开展了超细/纳米硬质合金的研发和制备,高性能纳米硬质合金工业化制备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晶粒尺寸、抗弯强度等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全球少数几家能够批量生产销售纳米硬质合金的企业之一。

  截至目前,省属企业共引进9个院士或优秀科技人才团队,打造创新联合体或创新联盟25家。“十三五”末,省属企业共有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3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7家、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840项、有效发明专利3645项。

  省国资委从国有资本预算金中连续三年列出专门预算支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力争三年内监管企业实现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的总体目标,部分重点优质企业达到5%以上。

  以今年为例,省属监管企业前三季度研发经费投入113.12亿元,同比增长20.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26%,较全国平均水平高0.68个百分点。

  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挑重担

  省国资国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和开放合作。

  精准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确保2021年完成三年改革总体任务的70%。以混改和上市为重点推进对外改革。坚持 “三因三宜三不” 原则分层分类推进混改,“一企一策”,条件成熟的集团层面混改可以实现再突破,子企业层面混改重点抓好2020年集中推介的83个混改项目的跟踪落地;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力争到2022年新增8家左右上市公司,经营性资产证券化率提升到40%左右。

  推动省属企业与世界500强和民营头部企业在资本、技术、项目等层面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充分利用中非经贸博览会平台资源,引导建筑、交通、水利建设、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新材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抱团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装备输出和产能跨境合作。

  今年8月份,2021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发布,湖南建工集团、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分别入围。据介绍,这已经是建工集团和湖南路桥多次进入该名单。

  在9月26日至29日于长沙举行的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湖南路桥连签3个项目,展现了强劲的“出海”势头。

  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既是打造“三个高地”的基础支撑,也是践行“四新”使命的重要力量。作为全省交通综合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湖南高速公路集团目前经营管理高速公路5862公里,占全省已通车高速公路6951公里的84.33%。今年正全力推进18个共1219.26公里高速公路项目、4条连接线、1个大修工程高效建设,确保龙琅和常祁项目建成通车,全力建设精品工程、民生工程,争当交通强省建设先行者、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主力军。

  据悉,截至今年9月底,湖南国资国企资产总额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7.9%;净资产6149.6亿元,同比增长13%。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96.9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利润253.8亿元,同比增长98.1%;净资产收益率3.45%,较上年同期高出1倍。

  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杨晓喻介绍,今年以来,省属监管企业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快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全年有望创历史新高,展现了湖南国资国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充分展示了国资国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主力军的风采。

  潮涌湘江,生生不息;远谋而兴,蓄势起航。杨晓喻表示,湖南国资国企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提升资本运营能力,健全国资监管体制,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主战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到“十四五”末,省属国企力争资产总额达到2.6万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领域资产占比分别达30%、30%、40%,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完善。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