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湘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就是家,家就是国
——评电影《长津湖》

  温明涛 姜倩

  锦绣山河,国泰民安;岁月静好,灯火辉煌。电影《长津湖》作为庆党百年“中国胜利三部曲”的中坚之作,选择在9月30日——“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正式上映,单日票房达到了4.26亿,获得了中国影视战争片单日最高票房纪录。

  这部堪称“中国影史最贵的电影”,以片长176分钟,超过5年时间的剧本打磨,7万多人次的配合演出,不可计数的服装道具、军事装备购置,百公里的战役场景准备,无疑为中国重工业影视行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长津湖》以个人的微观视觉作为主线叙事,战略层面的宏观角度作为支线进行发展,既在情感交流的潜移默化中,还原了战争的前因后果,也没有因宏大历史题材让整部影片形散空洞。通过长津湖战役,投射出中国人在抗美援朝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与胆识,同时与“家国情怀的薪火相传”相辅相成,可谓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影片《长津湖》艺术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与悲壮,同时也展现了作为中国军人的勇气与智慧。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能让观者体会到国与家是息息相连,不可分割。影片在细致入微刻画每一位角色家庭背景的同时,宏观上永远保持着战争进程的步调统一,由家进国、以国见家。

  故事从吴京老师饰演的伍千里说起,伍千里带着大哥伍百里的骨灰回家,交代人物背景、归家情感的同时还带着新中国的津贴。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水船上的家庭,国家给予的土地意味着新中国的解放思想,以此由小家温情可见大国思想。当伍千里的父亲知道他是部队连长的时候,不禁向儿子敬酒,这是伍千里带回来的军人荣誉。在当时,农家身份仍旧能够得津贴、分土地,这就是新中国之所以谓之“新”,从另一角度再次印证了国就是家,家就是国。

  由朱亚文老师饰演的梅生是一位部队知识分子,他是母亲的孩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女儿的父亲,在退伍之际仍然骑着单车奔赴部队,二次重返战场,直视战争的恐惧。面对临行前女儿的疑问,梅生给出的答复是“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作为一个父亲,他在守护自己的女儿;作为一名军人,他在保卫祖国,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在承担时代给他的重任:“打赢,带他们(新兵伢子)回家。”

  同样,作为主席儿子的毛岸英,毅然决然请赴战场,毛主席虽然不舍却顺应孩子保疆卫国的意愿,在毛岸英传话七连奔赴战场时,他一时语塞没有忍心说出命令,在那一刻,毛岸英看到了千千万万个与自己相同的孩子,他是主席的孩子,亦是人民的孩子。自古家国不能兼顾,这样才会让观者更切实感受到真实的历史在场及大国气度。

  而导演在对角色的刻画当中,雷睢生的人物特色无疑是对先辈真实性体现的点睛之笔。为什么他是七连的“雷爹”?伍千里对雷爹说打完了仗跟自己回老家,雷爹虽然扭扭捏捏但心里早已答应,在雷爹眼里部队就是自己的家,战士们都是自己的“孩子”。他教导伍万里作战要知道保命,但却在发动总攻时,选择只身转移标识弹,保护了连队所有的孩子。我们的先辈用血肉之躯抵挡侵略,但终究他们也是凡人之躯,在战友们心里冲锋陷阵、严厉护短的雷爹,弥留之际他想回家,唱起了家乡的小曲儿,又一次印证了: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不得不佩服导演结合家国情怀进行人物微观刻画的同时,对于精准把握情感的宏观输出。《长津湖》为什么如此感人心魄,影片用语言艺术做了一个很好的处理:大音希声。如果将自己带入抗美援朝的历史现场后,观众会发现这种处理手法十分真实,有些事情不需要去说,也一定会去做,即使没有说出来,依靠画面、人物也可以真实地呈现。正是这种没有修饰过的台词与对白,才能真正的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吧。

  长津湖战役,于无声中听惊雷贯耳,于屋檐下看风雨晦暝。

  影片由微至宏、由家进国,将抗美援朝的战役过程随着先辈们的家国情怀来证明: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即使那时的我们并没有现代化武器,但我们有着最为先进的组织,有着最纯粹的灵魂。想到身后有祖国家乡、父母妻儿,我们就是祖国那万里不破的长城,屹立华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站长统计